一、引言和建議
最近一個月,你可能聽過了相當多關于MCP的概念了,有的人玩得不亦樂乎,有的人還不知道這是啥,有的人為此感到焦慮。
今天這篇文章,我希望盡量清楚的使用你可以理解的語言把MCP的概念解釋清楚。但,如果你還是沒看懂,還是不知道怎么用,也沒關系。
因為以我現在的使用經驗來說,我對MCP的判斷是這樣的:
1、長期很重要:MCP確實很重要,它能讓各種大模型更好地使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工具,獲取相應的知識,不再處于單打獨斗的封閉狀態,長期來說很重要,你應該去關注;我也會在星球內持續跟蹤和更新相關的內容。
2、短期被高估:但,就目前而言,MCP最大的價值是完成你本來就需要的工作,去提升你的效率,比如說GitHub的MCP可以幫你直接和Cursor對話去創建和執行Github的命令,browsertools可以幫你更快地復制前端報錯或表述前端的界面信息。都是提效層面的價值,對你用Cursor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并無幫助,你不必太在意;
3、噪聲有點多:現在MCP有一些還挺酷炫的案例,比如X上很火的用Blender MCP生成3D模型,但3D模型本來就是Blender的功能,通過Cursor+MCP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已,而且實際效果沒像你想象的那么好;尤其是如果你本來的工作中用不到Blender的話,你也完全不需要這個MCP。
4、暫時不好用:現在MCP的服務還沒那么多,而且很多個人開發者的小作品,用著其實沒那么友好,多數服務涉及到本地環境的配置,終端的使用,以及甚至Cursor內加MCP還需要Json格式,對新手是不那么友好的。
我現在的建議就是:
1、如果你是不會寫代碼的新手,你還沒用Cursor自己做超過5個項目,你暫時沒必要碰MCP,MCP給你帶來的困擾會比它能提供的價值大。
2、如果你是Cursor老鳥了,做過超過5個項目,每天使用Cursor時間在2小時以上,那接觸和了解更多MCP,用來提效是比較有價值的。
二、究竟什么是MCP
給完結論和建議,我們需要來聊聊究竟什么是MCP。
1、名詞解釋
MCP的全稱是Model Context Protocol,也就是模型上下文協議。它是Anthropic(開發Claude模型的公司)在去年11月25日推出的開放標準協議,這個協議,用他們官方的話說就是旨在為 AI 應用提供一種統一方式來連接外部數據源、工具和系統。
最近有個流傳甚廣的比喻是,你可以把 MCP 想象成 AI 應用領域的 “USB-C 接口”——就像 USB-C 標準化了設備與外設的連接方式,MCP 標準化了AI 模型獲取上下文數據和調用外部工具的接口,從而減少繁瑣的定制集成。
比如在上面的圖中,通過MCP協議,無論你的Claude的桌面版還是Cursor,都可以通過MCP的接口去比較快速地和Gmail郵箱、日歷、本地數據等數據或服務進行連接和調用。
下面以Github MCP Server為例,我做了張圖,希望幫你理解MCP Server是怎么工作的
2、MCP是大模型混戰后的新標準
在MCP概念出來之前,其實OpenAI早就推出過插件市場,很多大模型產品也有Function call的能力,但問題是,每家大模型公司(比如OpenAI、Anthropic、Google等)都有自己的Function call的標準,而每個服務提供商(比如GitHub、Supabase、Vercel等)都有自己的API的調用規則和標準。所以之前的服務都是非常非標,各行其是,我們得到的模型和服務的對接困難程度是以乘積的比例增加的。
而MCP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現在其實還只有Claude模型支持MCP,但因為他們最早提出了標準,并且他們擁有最好的編程模型,所以在開發者生態中很快就成了通行的標準。這個標準會不會就此真的固定下來,以后所有的公司,所有的模型都遵從這個協議呢?
不好說,但有這個趨勢。
3、MCP是個P(Protocol)
為了幫助大家從更根本的意義上理解MCP,你可以理解為這有點像 TCP/IP、HTTPS之類的協議,這個協議約定了大模型和工具應用雙方如何交互的標準語言,從而實現兼容、互操作。
MCP是個協議!
MCP是個協議!
MCP是個協議!
所以,本質上,MCP就是個通用標準的協議,而因為有這個協議的存在,以及AI Coding的盛行,我們在最近一兩個月迎來了MCP服務(MCP server)以及找到MCP服務的市場(MCP Market Place)的爆發,現在MCP已經有逐漸形成自閉環生態的趨勢。
三、MCP市場地圖
下面是a16z最近剛剛發布的MCP市場地圖。
這張圖中:
MCP Clients是指支持使用大模型MCP服務的客戶端,既有聊天的應用(Claude、Librechat),任務自動化應用,也有Coding應用(如Cline、Cursor、Windsurf等),從這里不同類型應用的距離你可以看出兩點:1)MCP不是只用于Coding的,在別的大模型應用場景也能使用;2)MCP目前最有價值的場景是在coding,支持產品數最多。
MCP Servers是指MCP服務或服務器,這是指現在支持MCP,允許你讓大模型自主進行調用的產品或服務,當然,實際支持的數量量級遠比下面這個表中列出的多,本質上這些MCP Servers是根據MCP的標準把這些產品的API包裝成了大模型(Claude)更理解的語言,從而實現調用。比如你可以使用supabase的MCP Server去讓大模型自動創建和管理你產品的后端數據,通過Figma的MCP Server去讀取你在Figma上設計的原型等等。
而所謂的MCP Marketplace你可以理解為是MCP Server的導航站,你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去找到有哪些MCP服務,以及部分平臺會提供更簡潔的配置入口,比如有Glama、 MCP.so (這是國內獨立開發者idoubi做的,用戶體驗很好)、OpenTools、Smithery等等。
這張圖底下的三個工具倒是和我們普通人關系不大,可以暫時先忽略。
四、MCP Server服務是如何工作的?
我們前面已經介紹了,MCP本質上是個協議,它是為了讓大模型更好地和現實世界、虛擬世界中存在的數據進行交互,以及調用工具所生產出來的。那這些所謂的MCP是如何工作的呢?怎么理解這些服務之間的關系呢?
咱們以一個具體的在Cursor中安裝Github 的MCP Server為例,下面是幾個你需要知道的事實:
1、在MCP的概念中,Cursor屬于一個MCP的宿主應用(Host-app),而Cursor之所以能使用MCP服務,是因為它內置安裝了MCP Client;
2、而我們目前在配置Cursor中的MCP時,本質是在配置MCP Server,這些Server是由不同的開發者提供的,他們基于標準化的MCP協議,去做了個小的服務,這些服務可能在本地也可能在云端,而我們實際上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制作MCP Server
3、很重要的一點!!!一個產品的MCP Server未必是這個產品官方出品的,比如https://smithery.ai/server/@smithery-ai/github 這個Github的MCP Server實際上是smithery這個團隊提供的,他們基于Github的API構建的這個對應MCP Server,而由于你要操控自己的GitHub倉庫的話,你是需要用到自己的倉庫密鑰的,這個過程在網站上操作是可能存在風險的。MCP服務現在被詬病的一個點就是不好使用環境變量,大量的apikey都需要明文保存,所以使用上要注意一定的風險。
下面還有個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MCP的圖,希望能幫你理解MCP的流轉關系。
以及,為了幫助你更好的理解,我以Github MCP Server為例,做了下面的執行流程圖
我已經拼勁全力希望給你講清楚MCP概念了,不過這好像依然是星球里最難理解的文章之一了,不過沒關系,如果你是新手的話,讀不懂可以重新看我上面的建議:
現在MCP本身還不夠完善,不夠好用,接下來我們很快會迎來更多更有用的MCP的,你會逐漸懂的。
以及,MCP更多是提效的價值,你現在未必需要通過MCP來提升效率,先做5個你自己的產品出來再說,MCP并不能幫你做出更好的產品,暫時不用也沒關系的。
以及,最好理解MCP的方式其實是,使用+構建。
所以接下來,我會繼續寫,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MCP服務,以及構建一個自己的MCP服務的文章,以及視頻。
慢慢來,別急。
注:本文轉自我的知識星球「AI編程:從入門到精通」,后續更多關于AI編程和Cursor的分享我會完整、系統化地沉淀在這個星球中,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https://t.zsxq.com/BFTP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