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超低風險的甲狀腺癌患者
首選觀察、不盲目手術是大勢所趨
根據日本kuma醫院公布的數據
超低危的甲狀腺癌患者
腫瘤10年的增大率為4.7%、20年為6.6%
淋巴結10年轉移率為1.0%、20年為1.6%
所有的患者均存活無任何患者死于甲狀腺癌
2024年
日本內分泌外科協會JAES發布了
更是率先在全球范圍內
將超低危乳頭狀癌觀察列入強推薦
看起來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當前暴露出的另外一個問題
就是國內個別醫生的觀察標準愛心泛濫
不斷背離日本kuma標準和國內外指南要求
本期文章
Jeff全面羅列了全球最新的甲狀腺癌觀察標準
請大家同步并盡量避免被閹割版的標準誤導
《龍門飛甲》劇照
全球最新甲癌觀察標準
01
日本內分泌外科協會:JAES指南2024版
根據日本JAES甲狀腺癌指南2024版,對主動監測的適應癥要求是如下15項:
1.觀察對象必須是成人
2.必須是甲狀腺乳頭狀癌
3.必須經穿刺確診乳頭狀癌
4.必須排除乳頭狀癌侵襲亞型
5.初始觀察前結節直徑≤1cm
6.沒有臨床可見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
7.沒有氣管侵犯的風險
8.沒有喉返神經侵犯的風險
9.合并其他需要手術治療的甲狀腺或甲狀腺旁腺疾病
10.前被膜突破帶狀肌侵犯不一定需要立即手術
11.觀察中最大直徑超過13毫米轉手術
12.觀察中出現新的淋巴結轉移需要轉手術
13.患者不再接受觀察主動轉手術
14.發現其他需要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疾病或者旁腺疾病
15.由支持觀察的專業團隊進行主動監測
日本甲狀腺癌指南2024.pdf
thy.2020.0330.pdf
02
中華醫學會:指南2023版
我國2023年中華醫學會版甲狀腺癌指南,對主動監測的適應癥要求是:
1.腫瘤直徑<1.0cm
2.無局部侵襲
3.無頸部淋巴結轉移
4.穿刺未見惡性度高的PTC亞型
5.年齡>60歲
6.依從性好
中華醫學會指南表示:目前美國、韓國、意大利等國相繼進行積極檢測,總病例已經達到2173例,但目前主動監測的病例依然尚少,主動監測的適應證、超聲隨訪的頻度、血清tsh的控制目標,血清tg的監測作用,延期手術的指征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03
中國抗癌協會:CACA指南2025版
我國2025年中國抗癌協會CACA甲狀腺癌指南,對主動監測的適應癥要求是:
1.單灶
2.腫瘤最大徑<1.0cm
3.無局部外侵傾向
4.無臨床懷疑的淋巴結轉移
5.無遠處轉移
6.細胞學檢查為提示高危亞型
7.患者合并其他疾病需優先治療(待治療完畢甲狀腺癌手術)
8.患者預期壽命較短
9.部分無法手術的晚期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其腫瘤病灶可能長期穩定,隨訪中無進展征象
2025版CACA指南指出,甲狀腺癌觀察在目前臨床實踐中的應用也存在許多問題:
①雖然多數微小癌在監測期間進展緩慢,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現腫瘤進展、淋巴結轉移甚至遠處轉移導致手術范圍擴大等不良后果,年輕、妊娠和高TSH水平等可能是腫瘤進展的危險因素,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手段來甄別真正的低危患者。因此,AS的實施存在一定風險;
②AS的實施缺乏統一的標準化操作規范,例如AS的選擇標準、隨訪周期、TSH控制目標及手術時機把握等,究竟腫瘤增大多少時需手術介人,具體選擇的治療方式如何依然無統一的結論;
③從成本效益角度分析,AS相較早期手術,是否能降低患者所需投人的時間、精力、經濟成本及緩解心理壓力有待進一步明確;④如何在國內的醫療環境下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使患者從內心認可和接受AS,這也是臨床醫生面對的挑戰。
04
美國甲狀腺協會:2024版草案
根據2024年10月美國ATA甲狀腺癌指南征求意見稿,對甲狀腺癌主動監測的適應癥要求是如下11點:
1.必須 乳頭狀癌
2.原發癌≤1cm
3.經穿刺排除高危亞型:不是高細胞、柱狀和靴釘亞型
4.沒有喉返神經侵犯跡象
5.沒有氣管或者食管侵犯的跡象
6.沒有明顯的腺外侵犯跡象
7.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
8.沒有發現遠轉
9.不靠近被膜
10.年齡>60歲比年齡<40歲的患者更適宜觀察
11.患者接受以及合適的醫療團隊
確定哪些患者適合主動監測,需要患者、內分泌科醫生、外科醫生和其他臨床醫生的共同決策。除了患者對立即手術與主動監測的偏好之外,還應考慮腫瘤特征,患者性格以及醫療團隊提供長期觀察隨訪的能力。
(20241209)美國ATA2024年甲狀腺癌指南(征求意見稿漢化版).pdf
05
韓國放射協會:共識2024版
根據2024年10月韓國甲狀腺放射協會、韓國放射協會共識,對甲狀腺癌主動監測的適應癥要求是如下11點:
1.成人
2.必須是乳頭狀癌
3.原發癌直徑≤1cm
4.主要用于細針穿刺或者粗針穿刺經Bethesda V或VI 結節,對于超聲檢查高度可疑的甲狀腺結節(韓國5類),可以在沒有穿刺活檢的情況下進入觀察;
5.沒有喉返神經侵犯跡象
6.沒有氣管或者食管侵犯的跡象
7.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
8.沒有發現遠轉
9.理想情況:局限于甲狀腺內、不接觸甲狀腺被膜和臨近器官、沒有可疑的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
10.腫瘤與前被膜接觸、突破或者突出不侵犯帶狀肌
11.觀察期間最大不超過13毫米,或者兩個維度上為12毫米
kjr-25-1104.pdf
后 記
Jeff建議
盡管各位網紅醫生
對于甲狀腺癌的觀察標準有自己的看法
但請盡量從切實維護患者權益的角度出發
不要故意偏離全球指南和共識太遠
更不要故意把觀察當做拒絕手術的收容站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所有指南中
關于甲狀腺癌觀察標準都強調穿刺確診
唯一放寬觀察對穿刺條件的
是韓國甲狀腺放射協會2024版共識(不是指南)
因為甲狀腺癌觀察之前穿刺
不僅可以確診甲狀腺乳頭狀癌
排除10-15%的侵襲甲狀腺癌
也可以排除最高30%混入其中的良性結節
穿刺是唯一可以解決
Jeff反復質疑網紅醫生言論的方法
甲狀腺癌觀察標準未來可能會擴大變化
但Jeff建議各位公立醫院的醫生
請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遵守國內外指南
盡量減少因自己的知識不同步
而給甲狀腺癌患者帶來二次傷害
本期文章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閱讀!
Jeff的第9本書,也是關于甲狀腺癌的第一本書《揭秘優甲樂》已經在2025年1月獲得了書號,目前樣書和文稿最后修訂過程中。在此之前為了理順圖書發貨的流程,Jeff也上架了的一本自己過去的小說《御風而行》,數量不多有需要的可以點擊鏈接購買,這本書不參加咨詢活動。感謝支持!
------我是星標+在看的分割線------
設置好「星標+點贊+在看」
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卸甲而行的消息啦!
感謝您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