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據患者需求選擇最合適給藥
炎癥性腸?。↖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慢性腸道發炎性疾病,好發于青壯年群體,患者常反復腹痛、腹瀉、血便,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最近有兩項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皮下注射抗體藥物“古塞奇尤單抗”(Guselkumab),治療中度至重度IBD時展示優異療效,有望提供更便利的選擇。
IBD成因不明確,但研究顯示與遺傳、免疫系統失調、生活習慣及腸道微生物失衡等有關。許多因素相互影響,導致腸道屏障功能受損,引發持續性發炎。因無法根治,治療目標以緩解患者不適癥狀、控制發炎反應,并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等為主。傳統治療藥物如氨基水楊酸制劑、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等,不但對中重度IBD患者療效有限,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內分泌、免疫失調,以及肝毒性、骨質疏松等副作用。
Guselkumab是新型抗體藥物,能精準抑制發炎反應的關鍵細胞激素,介白素-23(IL-23),緊密與IL-23結合,阻斷活化受體蛋白作用,抑制發炎信號傳遞,達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效果。Guselkumab作用機制更專一,可減少不必要干擾免疫系統,故安全性及副作用顧慮較少。
近日德國柏林醫學研討會,有兩項大型臨床試驗都證實,皮下注射Guselkumab治療中至重度IBD病癥,對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癥(Crohn′s disease)都有顯著療效。未來有望為IBD患者提供更多選擇,尤其造福需要靈活用藥方案的患者。
ASTRO實驗研究418名傳統療法效果不高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受試者第零、四和八周以皮下注射Guselkumab或安慰劑。第12周時,實驗組病患病情顯著改善的比例是對照組的四倍,與靜脈注射Guselkumab數據一致,顯示皮下給藥同樣有效。GRAVITI實驗則研究克隆氏癥患者,給藥方式及給藥頻率與前述實驗相同。結果顯示,皮下注射Guselkumab療效是對照組三倍。團隊指出,將來臨床醫生治療IBD患者時更有彈性,能據患者需求選擇最合適給藥。
上述兩項研究,皮下注射Guselkumab并未引起重大安全性疑慮,為臨床應用提供更多信心,特別是需長期治療的IBD患者。基于臨床試驗的優異結果,研發Guselkumab的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陸續于美國及歐洲送出藥物審核申請。審核通過后,Guselkumab可為全球IBD患者提供更有效方便的選擇。
(首圖來源:Pixabay)
#皮下注射# #抗體# #腸道疾病# #健康# #藥品# #養生# #科普# #臨床實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