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的“對等關稅”靴子正式落地。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
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兩個多月來,“關稅大棒”從針對特定國家、地區的產品揮向全球貿易伙伴,引發美國國內及其盟友的強烈反彈。
美國上一次以關稅為“武器”發動全球貿易戰,還要追溯到近百年之前。1930年,美國總統胡佛簽署《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試圖通過提高關稅保護本土產業,結果引發全球報復性關稅,美國出口暴跌61%,加劇了美國經濟大蕭條。
全球市場巨震,特朗普“對等關稅”公布
據白宮網站和《紐約時報》等美媒報道,這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臺后,迄今為止宣布的最大規模的新關稅政策,向包括盟友在內的全世界祭出關稅大棒,美其名曰“阻止他國剝削美國”。
據特朗普公布新政策,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將達34%,越南的關稅將高達46%,泰國關稅為36%,印度尼西亞關稅為32%,印度關稅為26%,日本關稅為24%,韓國關稅為25%,歐盟國家關稅將升至20%。
特朗普2日簽署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 推文截圖
特朗普當天還宣稱:“如果你希望你的關稅稅率為零,那么你就應該在美國生產你的產品?!彪S后他在社交媒體發文重申:“今天,是美國的‘解放日’?!?/strong>
根據白宮說明,美國已經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許多商品征收25%的關稅,不會再征收額外的關稅。“對等關稅”不適用于某些商品,包括銅、藥品、半導體、木材、黃金、能源和“美國無法獲得的某些礦產”。
據白宮官員透露,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將于當地時間4月5日凌晨生效,更高的關稅將于9日生效。CNN提到,美國此前已對中國商品普遍征收20%的關稅,9日起稅率再疊加34%,升至54%。
當天晚些時候,特朗普發表“解放日”講話后,簽署了一項行政令,將關閉從中國免稅運送低價包裹入美的貿易“漏洞”渠道。白宮方面表示,自5月2日開始,終止對從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進口的小額包裹(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免稅待遇,即低值免稅(de minimis)門檻。
特朗普宣稱,4月2日為美國“解放日” 推文截圖
特朗普顧問們堅稱,關稅將使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制造能力回歸美國。但經濟學家警告說,關稅可能會減緩全球經濟,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并使普通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數千美元。
路透社稱,消息公布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下跌。此前數周,由于投資者猜測即將到來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對全球經濟、通脹和企業盈利產生何種影響,美國股指期貨已經持續出現波動。自2月份以來,美國股市已經蒸發了近5萬億美元的市值。
特朗普此前曾放話,關稅短期內會造成混亂,但長遠來看,會“讓美國再次富裕起來”。
但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 1日報道 ,雖然特朗普信心十足,但華爾街交易員、立法者、行業領袖、外國官員,甚至總統團隊的一些成員感到的只有恐懼。隨著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共和黨人開始擔心選情。其中有人質疑稱,關稅政策最終可能會奏效,但“問題是,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會死”。
此外,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日 援引分析人士說 ,圍繞美國加征關稅的不確定性在過去一個月里一直拖累著全球市場,但特朗普備受期待的關稅聲明可能不會結束這場動蕩。有投資人士表示,特朗普將4月2日稱為“解放日”,但對市場來說,用“屠戮日”來形容可能更好。
美國加征關稅,全球一片反對
4月3日,中國外交部、商務部接連就此作出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打著“對等”的幌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采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宣布對等關稅發表談話,回應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并將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歐盟以及美國多個貿易伙伴均已表示將要以報復性關稅及其他反制措施回應美國的關稅政策。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有強有力的反制計劃,必要時將反擊美國關稅政策。馮德萊恩還表示,美國廣泛加征關稅只會讓國際貿易狀況變得更糟。
經濟學家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不可避免地推高美國通貨膨脹并損害消費者信心。加征關稅的后果,是推高整個地區的生產成本,推高價格,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預測顯示,“對等關稅”實施后,如果其他國家不采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短期將上漲1.7%,2025年實際GDP增長率將下降0.6個百分點;如果其他國家采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漲幅將擴大至2.1%,實際GDP增長率將下降1個百分點。
在全球價值鏈深度交織的今天,各國經濟緊密相連,特朗普政府所謂的“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思維注定無法持久,合作共贏才是發展的主流。
美國“對等關稅”落地在短期內對中美經貿關系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也是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機遇。
中國對外貿易可以進一步多元化、網絡化,中國產品出口貿易從過去主要依托價成本優勢已經逐漸轉向為依托技術優勢、品質優勢,這其實是未來我們面對國際市場任何風險最有效的籌碼,最有效的底氣所在。
關稅政策落地,對礦產將有何影響
美國發布對等關稅對礦產品將有何影響?可能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全球礦產品供應鏈的影響
供應鏈中斷風險增加:美國對礦產品加征關稅,可能導致部分礦產品供應鏈中斷或不穩定。例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某些關鍵礦產,如鋰、鈷、鎳等,如果加征高額關稅,可能會使美國相關企業采購成本大幅上升,從而減少從中國的進口。這將迫使美國企業尋找其他供應來源,但短期內很難找到完全替代的供應商,從而導致供應鏈中斷風險增加。
供應鏈重構加速:美國通過關稅手段試圖重構全球礦產品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等國家的依賴。美國組建了“礦產安全伙伴關系”等聯盟,推動關鍵礦產供應鏈向陣營化和碎片化發展。這將促使其他國家重新評估其礦產品供應策略,可能導致全球礦產品供應鏈的重新布局和調整。
2.對礦產品價格的影響
價格上漲:美國對礦產品加征關稅,直接導致進口礦產品成本上升。例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關鍵礦產,如鋰、鈷等,如果加征25%的關稅,進口成本將大幅增加。這將傳導至下游產業,導致相關產品價格上升。同時,關稅也會抑制進口需求,可能導致全球礦產品市場供應過剩,但價格仍可能因成本上升而保持高位。
價格波動加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導致礦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加劇。市場參與者對未來關稅政策的變化預期會影響其采購和銷售決策,從而導致礦產品價格在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
3.對礦產品貿易格局的影響
貿易流向改變:美國對礦產品加征關稅,將促使其他國家調整礦產品貿易流向。例如,中國可能會減少對美國的礦產品出口,轉而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同時,美國也可能增加從其他國家的礦產品進口,這將導致全球礦產品貿易流向發生改變。
貿易摩擦加劇: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措施,從而加劇全球礦產品貿易摩擦。這將導致貿易壁壘增加,貿易成本上升,進一步影響礦產品的國際貿易格局。
4.對相關產業發展的影響
上游產業:美國對礦產品加征關稅,可能導致國內礦產資源開發投資增加,以減少對外部供應的依賴。這將對美國本土的礦產資源開發產業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也可能面臨成本上升、環境壓力等問題。
下游產業:對于依賴進口礦產品的下游產業,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業等,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增加其生產成本。這可能導致相關企業利潤下降,競爭力減弱。例如,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和電池零部件加征關稅,將提高美國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其市場競爭力。
文章來源:觀察者網
添加小編微信可進行業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