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等設備觀測數據估計,目前可觀測宇宙內約有2萬億個星系組,僅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就有1000-4000億顆恒星,保守估計其中約有3億顆潛在宜居行星。
但SETI研究所(地外文明搜尋機構)持續40多年的射電監聽卻未發現任何確鑿的智慧文明信號。
按理來說,宇宙中應該擁有無數外星生命,應該充滿著大量外星文明嘈雜信號,然而卻是一片沉寂……這一現象被科學界稱為“費米悖論”。
目前現有科學認知給出的常見解釋維度:
一、觀測技術局限
現有探測手段僅能捕捉Ⅱ型文明(能掌控恒星能量)以上的強能量特征。銀河系直徑超10萬光年,人類目前能搜尋的范圍僅在100光年內,即使存在地外文明也因距離遙遠導致無法探測到。
二、文明發展錯位
地球生命僅存在了40億年,人類文明更是不足萬年,而宇宙已誕生138億年,文明存在的時空窗口可能錯位,一些高等外星文明可能因各種原因已經滅絕或搬遷,而低等文明還未發展出通訊技術。
三、生命演化特殊性
天體生物學研究發現,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演化耗時20億年,多細胞生物出現則需更復雜條件。深空探測器也尚未發現現存生命,地球仍是目前唯一確認存在生命的星球。人類可能是稀有的,甚至獨一無二的。亦或是宇宙中第一批生命。
除以上三種,還存在很多假說或理論解釋,例如:虛擬世界假說、大過濾器理論、動物園假說、休眠假說等等…
當前科學界共識認為:基于有限樣本(我們地球)難以建立有效統計模型。真相的揭示仍需更多觀測數據和跨學科研究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