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名老中醫吳培生先生行醫60載,治療痛經秘驗方
調沖痛經方組成:制香附10-15g,丹參15-30g,大安桂6-12g,川芎5g,澤蘭15g,廣木香10g,延胡索10g,赤芍10g,紅花10g。
功效:調氣行血,疏達沖任。
主治:各型痛經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在痛經發作期服藥,堅持服用3~5個月經周期。
方解:吳老中醫此方立足于“氣調則血行,血行則氣順”,用藥多入肝脾二經。
本方以香燥理氣之香附、木香、延胡索入肝脾以行氣止痛;
川芎、紅花、赤芍、丹參、澤蘭多入肝經,均為行氣活血之品,血行則氣調,疼痛自緩。
大安桂為肉桂之佳者,皮厚、油重、氣濃,能溫經通脈,調理沖任。血得溫則行,氣血和而痛除。
吳老認為:“香附、延胡索調血中之氣,丹參、紅花行氣中之血,四藥為伍,并行不悖。桂、芍一爐,溫涼互制,行血滯而達氣機。”整個處方,立法圍繞理氣行血,以通為用。
臨床應用尚須結合辨證,靈活加減。
加減:
小腹冷痛,經色淡褐,加炮姜6g,烏藥12g;
小腹兩側刺痛,經色鮮紅,加丹皮10g,焦梔子10g,除大安桂;
經血量多,加艾葉片炭,去紅花;
經有紫塊,加莪術;
經色淡,加制附片;
經后隱痛,量少質淡,加炙黃芪12g,補骨脂12g;
空腹腰酸,加巴戟天10g,菟絲子10g;
經血淋漓不暢,加桃仁12g;
脅痛乳脹,加川郁金10g,柴胡 8g,路路通12g。
點評:痛經一證,我們在臨床中遇到的未婚者多,已婚者少;瘀證、實證、熱證多,虛證、寒證少。
本方能使氣順血行,沖任調達,瘀行痛解。經反復實踐檢驗,結合辨證加減,臨床應用,得心應手。
驗案:
章××,19歲,學生。月經將行前3~5日,小腹持續絞痛,血色淡褐而帶穢濁,寒熱交作,胸中脹痛,舌苔白厚,脈象沉澀、左關微弦。此系肝氣郁滯,夾雜寒濕下阻,導致胞宮瘀滯。擬本方加炮姜10g,桃仁 10g,烏藥12g,服1劑。褐色血下甚多,絞痛減輕,寒熱尚作,改用本方加烏藥10g,柴胡6g,服2劑,諸癥漸除。后取本方加柴胡6g,于每月經行前服四劑,按法堅持4個月經周期而愈。
名醫簡介
吳培生,出生于1909年,安徽涇縣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承庭訓,熟讀經典,盡得先父傳授。早期拳拳于溫熱病,以輕靈消化見長,晚年注重婦兒疾病,守方守法頗有獨到。婦科臨床擅長辨色調經,對經水色、質、量辨察入微,論治有方,屢起沉疴。
學術思想有二:一是臨證辨治突出臟腑;二是立法講究穩守,用藥注重清淡輕靈。不恃奇異,務求細微。
提示:文中處方,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