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家,看著在地里勞作的父母,再看著小麥地里面打藥澆水的其他人,突然發現,父母已經算是其中最年輕的一批人了,但是父母68年的,馬上也要六十歲了,至于其他種地的人,基本上都已經是七十歲的古稀老人。
"70 歲還在地里刨食,不是不想歇,是不敢歇。" 這是河南 72 歲的李大爺的原話。
問了一下他們為什么堅持種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地不能荒著,同時更重要的是,現在種地幾乎是他們收入的唯一來源,畢竟一個月的養老金一百多塊錢。
“農民沒有退休,活到老干到老,死了也就不用干了!”這是種地老人的原話!同時這也是全國 1.7 億農村老人的真實寫照。當城市退休職工拿著數千元養老金安享晚年時,那些曾用血汗滋養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農民,卻在貧困線上掙扎。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 67.9%,農村小學數量較 1993 年減少 77.3%,平均每個村不足 10 名學生。全國 60 歲以上農村老人占比 47.3%,種地的老人中 70 歲以上者超過 30%。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糧價不景氣,就以水稻為例,2025 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每 50 公斤 128 元,種一畝水稻凈利潤不足 300 元,僅為城市職工月收入的 1/10。
糧食價格低,但是農資成本卻在不斷的增加,有數據統計,農藥、化肥價格較十年前上漲 40%,而糧食收購價僅漲 15%。湖北某農戶算了筆賬:種 10 畝玉米年收入約 1.2 萬元,扣除成本后所剩無幾。
對于農村老人來說,養老是個大問題,年紀大了身體難免有各種病痛,根據網上的一些數據,農村老人年均醫療支出超 4000 元,占養老金的 200%。四川某老人因糖尿病每月藥費 200 元。
現在農村老人子女大部分都在城市安家落戶,買車買房,但是呢,房子車子是掏空了家底付了首付買下的。農村家庭為子女購房平均負債 20 萬元,老人被迫種地還債。
而農村老人平均每個月 204 元養老金僅夠買 68 斤面粉,30% 的老人靠撿廢品補貼家用。
農民養老城市與農村的巨大差距
1. 城鄉養老鴻溝:15 倍的冰冷數字
- 城鎮職工
:月均養老金 3700 元,機關事業單位超 6000 元。
- 農村老人
:月均養老金 204 元,僅為城鎮職工的 5%。上海農民月領 1300 元,而河南、安徽等省份不足 200 元。
國際對比
:德國農民退休可獲土地流轉養老金,政府補貼占比超 70%;日本農民 65 歲可領取 "經營轉讓年金",月均約 750 元。
2. 制度性漏洞:歷史欠賬與政策缺失
1958 年《戶口登記條例》禁止農民自由遷徙,無法參與城鎮職工社保。1992 年推行的農村養老保險,要求農民個人繳費占比超 80%,集體補助和財政補貼幾乎為零,最終因 "繳不起、領不到" 而夭折。2009 年新農保試點時,全國 60 歲以上農民已超 1.2 億,多數人錯過繳費窗口。
3. 隱形貢獻未被認可
:1949-2005 年,農民累計繳納農業稅 4200 億元(按購買力換算相當于今天的 12 萬億元),義務修建水庫 8.6 萬座、公路 200 萬公里。 1953-1986 年,國家通過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從農民手中拿走約 1.2 萬億元,相當于當時 GDP 的 20%。
破局之路:政策創新與社會行動
1. 政策層面:建立 "農民退休制度"
- 提高基礎養老金
:2025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 "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建議將最低標準從 143 元 / 月提至 400 元 / 月。
- 設立工齡補貼
:參考城鎮職工 "視同繳費",將公糧繳納、義務勞動等折算為 "貢獻年限",每月發放 50 元 / 年補貼。
- 推進省級統籌
:打破區域差異,實現養老金 "全國一盤棋",富裕省份對口支援欠發達地區。
城市的高樓大廈光鮮亮麗,日夜燈明,但是曾經建設他們的人已經在日漸老去,他們年輕時為國家,為城市的發展做貢獻,老了默默地回到了農村。
當我們在城市享受現代化成果時,請不要忘記:每一座高樓的地基里,都埋著農民的血汗;每一條高鐵的軌道下,都印著農民的足跡。他們曾用脊梁撐起中國,如今卻在貧困中老去。
每天更新關于農村老人的文章,就是想要替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說句話,希望他們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您認為農民該領多少養老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本文,讓更多人聽見農民的聲音!"
點個關注,為農民發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