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山長老 講經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 經文
“我以普賢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凈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 解
由于菩薩的功行心愿這一神力,禮拜時可以現出無量無邊的諸佛世尊,我們拜佛時,觀想不起來,是因為行愿的力量不夠,假若有這行愿,并修持相當長的時間,也可以觀想到。
“行”,是功行;“愿”,是心愿。
菩薩以愿導行,以行成愿,同時并舉,如車兩輪,如鳥兩翼,如人兩足。愿行相資,當下即能在禮拜時顯現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雖在一處禮拜,以愿力觀想到十方;雖一時禮拜,以愿力觀想到過去未來。心力之大可想而知。普賢菩薩以自己的觀行和愿力,能夠深心信解一切時一切處都有無量諸佛,現在眼前,我們也可以逐步練習練習。
“悉”,是完全,“以”是用。
“清凈身語意業”是謂身子端莊正直,五體投地,不輕浮,不急促,不偏不倚,口里稱“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如或記不得這許多,就念“南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或還記不得這許多,就念“南無佛”。“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何況這一禮拜呢?念佛拜佛,就種了成佛之因,無論是誰,將來決定成佛。意中觀想諸佛形像現在目前,用這清凈三業,恭敬至誠禮敬諸佛,功德不可思議。
“常修禮敬”,是時時刻刻,沒有間斷,隨時隨處,經常拜佛。不限時間,不斷拜佛,誠心拜佛,必定能得到佛菩薩加被。
所謂“心誠則靈”,誠心必有感應(眾生迷妄不悟,不能見佛,盡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窮無盡,但還是佛是佛,眾生是眾生,彼此相隔。我們依靠普賢行愿的力量,就能夠深心信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現在我們的眼前,看得清清楚楚)。無論何事,學而時習之,則可由勉強而變成自然。
(以上是說能禮的因行)
◆ 經文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 解
上文說的是一個身子拜一尊佛,或一個身子拜多尊佛。此處是提出多身拜多佛。這是由普賢行愿的力量,觀想的力量,神通的力量才能做得到。
我們眾生大多是一禮一,一禮多,多禮多,多數人同禮一尊佛。非如普賢之觀想與神變。我們如果練習觀想禮佛,功夫成熟,心目中也可顯現佛剎極微塵數身,遍禮佛剎極微塵數佛。我們自己假使辦不到,應該相信菩薩能夠辦到。
此時,我想到1939年,我在湖南南岳上封寺華嚴閣,那時寶生老和尚,在房間的四面八方上下,都裝貼上一面面鏡子,拜佛時,的確出現多身多佛。又想起1981年,我去香港講經,有一天,到妙法寺參觀,拜佛,殿上塑了一萬多尊佛像,我一拜的確拜了一萬多尊佛。這當然是有形像的多拜多,一拜多,還不是普賢菩薩的觀想和神變。不過,這說明多拜多、一拜多,是可以辦得到的。我們逐步鍛煉,久而久之功夫成熟,也一定能達到普賢菩薩高尚的境界。
(以上說明無盡禮,即普賢禮。)
未完待續
-FIN-
來源 | 《茗山長老講經集》
責編 | 妙 性
編輯 | 持 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