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寫書評,也是一次比較新的嘗試,大膽的去探索自己沒有涉及過的領域,也是對自己想要進步的一種自我啟示,所以我就把完整寫書評的第一次,獻給了自己的偶像劉德華,他1995年出版的一本書《我是這樣長大的》。
在寫這本書書評的剛開始的前三集,我都是在網上看了電子的文字版,然后再去找尋網上的圖片,作為圖文搭配進行寫作。當我寫到第三集的時候,我決定我要去看看圖書館有沒有這本書。
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上海的我自然是先去上海圖書館官方網站進行檢索,檢索結果告訴我上海圖書館總館沒有這本書,有這本書的四個分館:
浦東康橋,距離我30公里+,如果乘坐地鐵,要中轉地鐵18號線,全程需要1個半小時,來回地鐵費用10元。自然是放棄了,因為來回時間要3個小時以上了。
徐匯區的圖書館,距離12公里,地鐵單程4元,來回8元。來回約2個小時。這個比較近,可是它目前是“閉館裝修”,因此也只能放棄。
閔行圖書館距離22公里,單程票價5元,單程1個小時左右,來回約3個小時。有點元了,所以也只能放棄。
嘉定區的新成路街道圖書館距離我30來公里,地鐵沒有直達,需要換乘公交,單程票價8元,來回16元,總時間可能需要花費4個來小時。因此也放棄了。
接下來我就查了下嘉興圖書館,沒想到嘉興圖書館總館有這本書哦,總館顯示有好幾本,然后還有一本已經外借出去了,顯示5月1日歸還。于是就和佳佳說了,到時候星期六順便去嘉興圖書館借這本書。
5號的時候,佳佳比我先到,然后就先幫我檢索這本書在哪個書架上,佳佳找到了以后就拍照過來我給我,找到了三本,然后說等我自己到了,自己慢慢挑一本。于是我到的時候,看到佳佳在那拿了一本書在看,我還以為她旁邊的《怪誕行為學》也是她自己準備借的,原來是人家沒拿走的。
于是我坐下來后,我拿起三本《我是這樣長大的》,30年前的書,書脊開裂的膠痕像人老去的皺紋一樣無法抹去,內頁也布滿了歲月的印記,但是圖書館還能保存這樣,我覺得挺好的了,雖然說每一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但是我能借到這本書就很好啦,因為圖書館的一定是正版的。
而我選擇借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我是這樣長大的》有大量的珍貴的,早期華仔的照片,我希望自己在分享這本書的時候,也能分享里面的一些圖片,雖然說這些圖片可能網上可以搜到,可是我還是更喜歡原創,更喜歡自己記錄下來的版本。
佳佳本來想用她的號給我借的,不過呢嘉興圖書館這點好,支付寶上搜索“圖書館信用服務”,在整個浙江的圖書館,都可以免費借閱圖書,這個很方便,不過就是不知道為什么不能登錄,我密碼沒錯,卻說我密碼錯。然后要從點注冊過去,才會跳轉到已登錄。這個可能是小程序的系統問題吧。
好在不影響借閱,嘉興圖書館一本書一次是一個月,然后我當場續借了一個月,一共借了2個月,其實借這么久,是以防萬一,因為我還想慢慢去品味這本書,不想看的那么匆忙,丟了很多細節。
今天還是要謝謝佳佳的,來嘉興圖書館,佳佳大概率上是覺得我想借這本書,佳佳在這方面是個非常不錯的女朋友,她會支持我的這種“追星”行為,也不會說“你都30多歲了,還追星”。也許是我不抽煙不喝酒不玩游戲也不賭博,于是佳佳想我會不會出軌?要不我就追星吧,好歹比出軌好,為什么說出軌???因為佳佳做了一個夢,夢到我出軌了,這個夢好有意思,下次要分享出來,哈哈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