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人生設置門檻。
hi,我是貓。
我那天看到這個觀點很震驚,第一反應就是才三十,而已,咋就不能學藝了。后來查閱了資料,這個說法是有前提背景的,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低,不到五十,過了三十相當于我們現在的50、60歲,花甲之年,學習能力下降,自然就會放棄學習新技能跟從事新領域的探索。
這樣理解起來,這個“人過三十不學藝”放在幾千年前完全說的通,但要是擱在今天,就是扯犢子,平白給人添堵的。
三十歲正是很多東亞孩子剛成年的年紀,世界觀初步有了一個形態,對人性、人際關系、自己將來的路有了一點思路。好不容易可以活得不要臉一些,好不容易擺脫了一些世俗標準設定的社會范式,一定要成家立業、一定要衣錦還鄉等條條框框。
甚至很多人花了很大的代價,離鄉背井,重構了生存秩序,擺脫原生家庭的桎梏,開智了,渴望重新續寫人生的新劇本。
有的人甚至還得把人生進度條特意都調快一個頻率跟節奏,早早成家立業,已婚已育,才得已窺見一點這個世界的面貌,以及事物運行的規則跟規律,勉強理清 “愛人先愛己“的順序。
這時候跟你說不要再學藝了,聽起來真的很廢,讓人沮喪。
不過轉化一下思維,重新理解起來,我認為這個詞語還要往上躍升一個維度,那就是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情,切勿空悲切。時間贈予的從來都是當下,而非算計一個盡善盡美的完美態。
如果非得用一個狀態來概括,就是不設限,不讓自己非得成為某個具體的相,時刻謹記相由心生,命由己造。
你不要輕易取消任何一種可能性,已婚已育的人不會被限制住,未婚未育的人也不會真的孤獨終老。任何人累了,想要gap一段時間的時候,完全自由,但要讓這種消沉有個期限。
沒有人求其全能有所得,人生每一步都在縫補,至少求得了心之所安。心安有一個前提,起碼是要能遵循你的主觀意愿,盡可能地過完這一生。
從學藝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更愿意認可活到老,學到老,是因為過去都活得太被動了,總是被推著走,總是把一些婚戀、事業等人生課題任務化、前置化。仿佛晚一點,天就塌了,未來一片漆黑,永無寧日。后來我才意識到,這是過來人對我們的恐懼訓練。
記得很清楚,老一輩的人總把 “人生除了死,什么都要趁早?!睊煸谧爝?。這種趁早哲學、這種“越早越好”的處世立場,很絕情,不顧人的多面性,不顧每個人不同的節奏、花期、境遇,催熟著所有人。
從時間的有限性來看,從肉體的鮮活度來說,人終歸是會腐爛,趕進度的人,越早越好,是為了讓自己有反悔的余地。但從生命的質量來看,如果每一步都走得篤定且扎實,每一步都想明白自己要什么,能付出什么,能承擔什么。
那么這又何嘗不是最理想的生命狀態呢。搞定了自己,就等于搞定了一切。
最可怕的是被裹挾著,描述起來是“不得不”,“沒辦法”而選擇的路。我很少從自己的父母那一輩口中,聽到“我想要”這三個字,他們身上有很沉甸甸的鈍痛,那種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好像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覺。
這不能怪他們,本身他們就語言體系匱乏,還各方面都羞恥,有很多戒律清規,你很難從他們的嘴里聽到喜歡、心愿、欲望等這些私有化、精確性的表達,他們不愿意訴說,就算撫養孩子,進入婚姻被生活磨得體無完膚,也悶不吭聲,最多勉為其難擠出一些籠統的詞語概括,“挺好的”“都行”。
我不是在批判父母的無能以及局限,而是企圖理清這種母系血統的災難,放在我們這一代是否有力量規避。很慶幸從34歲開始,選擇用文字來作為輸出的手段,理清了自己很多過去的迷思,自我的局限跟糾纏,我的用詞更精確了,我描述痛苦的能力提升了,通過思考,覺察自我,能精準地定位了痛苦的所在地跟來源,想辦法切斷它們。
一個人要解決問題第一步,要先看見,看見才能對癥下藥。如果“人過三十不學藝”,我接受了這個馴化,那從進入婚姻的那一刻,數百萬計跟我一樣在婚姻里面的中年人,肉身雖活,但精神已經被弒殺了。
婚姻之外、孩子之外、時間之外,拋開一切負面,什么樣的人生都是完美的。問題就在于,大部分的人僅抓著負面不妨,人生的寬度與長度在他們的眼里只有三寸。人生就是體驗,你可以錦衣夜行仗劍走天涯,也可以組成隊伍紅塵作伴。目標明確,毫無怨言,這就已經是至上境界了。
當前經濟下行,很多人消極應世,人人都在談修行,很多人一定要尋安靜之地,覓一處世外之野,修來修去,最終繞不開的還是內觀,是自我圓融,自我契合,是任何境遇、任何遭遇、任何所見所聞所得,皆接納如是,解法都是 “反求諸己”。
要不要學藝,什么時候學藝,你心里有答案了,根本沒有二十學藝、三十學藝、四十學藝等說法。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