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中國汽車出海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席卷國際市場。近日,比亞迪宣布進軍瑞士市場、智己汽車宣布登陸澳大利亞、小鵬汽車宣布進軍巴林市場。中國車企全球化布局的進一步深化,反映出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汽車市場版圖中的崛起之勢。
海報新聞記者 孫來彬 攝
比亞迪、智己、小鵬:出海先鋒差異化布局
比亞迪于4月1日至2日在瑞士盧加諾和貝林佐納舉辦活動,正式進軍瑞士市場。此次比亞迪為瑞士市場帶來海豹(BYD SEAL)、海獅07EV(BYD SEALION 7)和宋PLUS DM-i(SEAL U DM-i)三款車型,覆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兩種動力模式。通過與瑞士當地經銷商Automotive Suisse合作,比亞迪計劃到2025年年底在瑞士設立15個銷售點,進一步擴大業務覆蓋面。比亞迪選擇瑞士市場,不僅是因為當地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更是看中了其高端消費需求。
智己汽車則于4月5日至6日攜旗下兩款全球化戰略車型——LS6海外版IM6、L6海外版IM5亮相墨爾本車展,并計劃年中在澳大利亞正式上市。據了解,澳大利亞市場對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智能化水平要求較高,智己汽車憑借其先進技術和高端定位,有望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此外,澳大利亞政府推動節能減排計劃并降低貿易壁壘,為中系車在澳新市場的銷量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小鵬汽車于2025年4月3日與巴林的汽車集團Ebrahim K. Kanoo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進軍巴林市場。按照規劃,小鵬G6、G9、X9三款旗艦車型將在2025年下半年登陸巴林,依托Kanoo集團全境的銷售服務網絡,快速打開市場。巴林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地理位置特殊,其市場中的中國汽車部分會進入美國市場,這為小鵬汽車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視覺中國/圖
海外布局加速推進,出口規模穩步攀升
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中國車企紛紛加快了全球產能布局的步伐。比亞迪在泰國建立海外最大的工廠,規劃年產能達15萬輛,同時匈牙利基地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有效輻射歐洲市場,規避高額關稅壁壘。奇瑞汽車則與西班牙Ebro公司合資建廠,將目標瞄準南歐市場,越南工廠也計劃于2026年投產,目標實現80%的零部件本地化,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吉利汽車在東歐、中東地區擁有6大生產基地,并計劃到2030年使海外銷量中有50%來自本地化生產,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除了產能布局,產業鏈協同出海也成為中國車企的重要戰略。寧德時代在德國、匈牙利建設電池工廠,為當地車企提供配套服務,確保電池供應的穩定性和成本優勢。蔚來汽車在匈牙利投資建設能源體系,降低歐洲用戶的補能成本,提升品牌的市場吸引力。這種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不僅提高了中國車企的整體競爭力,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奠定基礎。
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25年預計出口數量達670萬輛,同比增長5.8%(2024年為586萬輛),盡管增速較前三年有所放緩,但這恰恰表明中國汽車行業已邁入高質量出海的新階段。從出口結構來看,傳統燃油車仍占據主導地位,占比達73%,主要面向俄羅斯、中東地區等市場,憑借其高性價比和可靠品質贏得當地消費者的青睞。
相關數據顯示,汽車出口受歐盟關稅政策影響,增速放緩至6.7%。不過,中國車企并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調整策略,尋求新的增長點。俄羅斯市場成為關鍵增量市場,2024年對俄出口超114萬輛,奇瑞、哈弗等品牌通過本地化組裝的方式,有效規避了貿易風險,實現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插混車型異軍突起,成為新的突破口。在歐盟加征純電車型關稅的背景下,增程式/插混車型在墨西哥、巴西等市場表現搶眼,增長率超過90%,為中國汽車出口注入了新的活力。
視覺中國/圖
政策環境復雜多變,中國車企挑戰與機遇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汽車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面臨著復雜的政策環境和貿易壁壘。數據顯示,因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導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出口占比從46%下降至32%。面對這一挑戰,中國車企一方面通過匈牙利、塞爾維亞等東歐國家進行轉口貿易,利用原產地規則降低稅率;另一方面,加大對插混車型的出口力度,如比亞迪的DM-i車型,借助歐洲對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政策的寬松期,成功搶占市場份額。
然而,根據歐盟發布的電池碳足跡核算規則,相關電池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碳足跡管理系統,準確測量和報告碳排放量,這無疑給中國車企的綠色供應鏈建設帶來壓力。此外,美國擬對中國新能源車加征高關稅,中亞多國收緊進口車齡限制,地緣政治風險和本地化運營難題也為中國車企的海外發展帶來挑戰。
盡管中國汽車出海面臨著政策環境的復雜性、貿易摩擦的風險性等諸多挑戰,但同時也迎來全球市場格局變化帶來的發展機遇。俄烏沖突后,歐美、日本等汽車巨頭紛紛退出俄羅斯市場,為中國車企創造了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機會;歐洲、泰國等市場的新能源政策也為中國車企的進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汽車產業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市場,通過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發展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在國產汽車出海先鋒的引領下,中國車企有望在全球汽車市場占據更為重要地位,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海報新聞記者 孫來彬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