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正經歷“過山車”式暴跌!4月3日至7日,紐約WTI原油期貨從71美元/桶跌至59美元/桶,跌幅達17%;布倫特原油從74美元/桶跌至63美元/桶,跌幅15%,雙雙創下2021年以來新低。更驚人的是,WTI一度跌破60美元/桶,最低觸及58.95美元/桶。這場暴跌讓國內車主看到希望:下周四(4月17日)國內油價調整窗口開啟,92號汽油或迎歷史性突破,跌入“6元時代”概率大增。
此次油價崩盤的兩大推手,是美國關稅政策與OPEC+超預期增產。
特朗普政府自4月2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征70%以上關稅,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摩根士丹利測算,此舉將拖累全球GDP增速0.3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約30萬桶/日的原油需求。
4月3日,OPEC+宣布5月增產41萬桶/日,是原計劃的三倍。沙特、俄羅斯等國加速拋售原油,導致供應過剩壓力激增。市場普遍認為,此舉與美國施壓沙特壓低油價的戰略相關。
根據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4月17日24時將開啟新一輪調價。當前原油變化率已跌至-5.93%,預計降幅達300元/噸(約合每升降0.24-0.26元)。若國際油價持續低迷,最終降幅可能擴大至500元/噸,對應92號汽油每升或下調0.40元。
歷史對比:2025年3月19日,國內油價曾單次下調285元/噸(約0.23元/升)。若本輪實現500元/噸降幅,將成為年內最大跌幅,油價跌至近三年低點。
未來走勢:短期承壓,長期博弈加劇。專家對后市看法分歧明顯:
悲觀派:摩根大通預測油價可能跌破50美元/桶;花旗集團認為60美元/桶是關鍵支撐位。若美國進一步加稅或OPEC+增產失控,油價或繼續下探。
樂觀派:東海證券指出,下半年美聯儲降息預期、中國經濟復蘇可能帶動需求回升,油價有望反彈至80美元/桶區間。
核心矛盾點:
需求端疲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疊加關稅政策,短期需求難提振。
供應端競爭:OPEC+增產與美國頁巖油產能釋放形成競爭,但油價若長期低于50美元,部分產油國或被迫減產。
結語
此番油價暴跌,本質是全球貿易格局重塑與能源博弈的結果。對國內車主而言,92號汽油跌入“6元時代”已近在咫尺,但需警惕后續政策與市場的連鎖反應。
互動話題:你認為92號汽油會跌破7元嗎?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