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電商領取《1000份電商運營干貨案例》
作者 | 錢游 來源 | 電商最前線
于東來怎么也沒想到,
在全國零售業學習“胖東來模式”的今天,
竟然有人會質疑胖東來的核心競爭力。
胖東來突然動怒
最高追責5000萬
4月5日晚,胖東來發布《侵權行為處理公示(五)》,共9位原告被列入侵權名單。
追責金額在100萬-5000萬不等。
圖源:抖音@胖東來
其中,爭議最大的當屬于經濟學家“宋清輝”列為訴訟對象之一,起訴理由是“貶損公司品牌形象”,追責金額不低于100萬元。
圖源:抖音@胖東來
據悉,宋清輝在3月29日發文表示:
“胖東來是一家沒有什么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只能變著花樣靠流量活著”。
圖源:微博
那么,這個“宋清輝”究竟是何人?這句話說得狠嗎?
圖源:百度百科
據了解,宋清輝微博坐擁近千萬粉絲,但學歷尚且不明,有媒體稱宋可能是專科或大學本科,沒有碩博士身份。
此前,宋清輝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曾說,“別人說我是自封的(經濟學家),我也沒意見。”
一個“經濟學家”一句話,引得一個“最良心超市”怒發沖冠,聲稱品牌遭貶損、形象受害,訴訟百萬。
而就在昨日,宋清輝發布“嚴正聲明”表示要“死磕到底”:
也容不下哪怕一點兒質疑,動輒起訴這起訴那,這分明是無賴企業行徑,更是河南企業界的恥辱。”
并點名批評道:
,我看不起這種整天拋頭露面、刻意迎合民粹的小企業主。”
圖源:微博
胖東來是個什么企業?
它不靠廣告、不炒概念,靠一套極致的服務、員工高薪與“周二閉店”爆火出圈。
圖源:微博
可以說,它已經不僅是個超市,更成了一種打工人心中的”烏托邦“,一種“人本主義零售”的象征。
據報道,2024年,胖東來銷售總金額近170億元,利潤8億多元,單日總銷售額突破1.3億元。
而今,這個”烏托邦“怒而起訴,一方面看似是維護企業名譽,
另一方面卻被批評為用強大的品牌輿論優勢,打壓異見聲音,尤其是一位所謂”經濟學家“
對此,支持胖東來的網友認為,
胖東來的核心競爭力是客戶的信任,是員工工資。
圖源:微博
并表示,宋清輝自稱經濟學家,不研究經濟,到處蹭熱度!
然而,也有不同觀點的網友贊成宋清輝的講法,
認為胖東來的確是互聯網“造神”出來的。
圖源:微博
杜絕流言
胖東來開始捍衛自己
而在昨日,這位“經濟學家”再次發文,口氣似乎“軟”了不少。
他表示,盡管胖東來在傳統零售領域做得非常出色,但其本質上仍然是一家以實體門店為主的零售企業。在電商和新零售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模式可能在靈活性和覆蓋范圍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圖源:微博
在筆者看來,宋專家說的是一句再正確不過的“廢話”,
首先,胖東來無疑是零售業里非常出色的,超市不認認真真搞品質,難道學某些電商主播搞營銷?搞帶貨嗎?
需要指出的是,在商業模式上追求“靈活性”并不意味著消費者會買單。
其次,胖東來是靠員工福利待遇和消費者服務出圈的。
當前,胖東來普通員工月薪就高達9886元,店長平均月入78058元,
圖源:胖東來官網
這可不是流量炒作,而是實打實的拿在手里的真金白銀。
可以說,現在的胖東來站在了名譽權與輿論權之間的“十字路口”。
企業有維護名譽的權利,這是法律賦予的,然而公眾有表達質疑的自由。
當這兩者在公共事件中碰頭,就成了一道悖論:你說我“靠流量活著”,我告你“傷了我清譽”。
你說這是批評,我說這是侮辱。
到底哪一方說得對?我們可以從法律、道德與現實三個層面來:
其一,從法律層面來說,名譽權屬于人格權的一部分。
宋清輝若不能證明其言論屬實或是善意評論,確有被追責的法律風險。
但問題在于,他是否有意侮辱?是否有明確貶低目的?
還是從業者對一個熱門企業的冷眼評論?
其二,從道德來說,宋清輝的言論確實不夠審慎,說“無核心競爭力”,這話也沒給出企業財務、市場份額、產業護城河等數據佐證,的確顯得輕浮。
但胖東來以“追責百萬”回應,是否會形成寒蟬效應,讓大家不敢再給胖東來提意見?
圖源:微博
簡單來說,若因一句不中聽,就高舉訴訟大棒,公眾是否還敢表達質疑?
其三,從現實層面來講,胖東來正經歷品牌“高度曝光期”,任何負面言論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例如,此前“紅內褲事件”、“隔夜三文魚事件”,其處理方式大多是低姿態致歉,甚至賠償、獎賞舉報。
圖源:中國新聞網
為何此次一反常態?是否因為對象從“顧客”變成了“專家”?
更值得玩味的是,被起訴的不止宋清輝一人,還有“紅內褲事件”當事人“段某”,也是百萬追責。
這種一致性動作,仿佛不只是維權,更像是一場對流量“碰瓷”者的反制。
楊萬里有詩:“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但今天的問題是:胖東來允許有批評的聲音,但靠抹黑胖東來從而獲取流量,這是胖東來所不能忍受的。
更何況,這種抹黑也是站不住腳,不能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的。
胖東來的神話
可以被批評嘛?
誠然如網友所言:胖東來不是完人,而是一家企業。
圖源:小紅書
它再貼心、再寵員工、再寵顧客,仍是要生存的。
對比沃爾瑪、山姆、Costco,這家“神級”企業的模式能否全國復制?
圖源:小紅書 南京開市客
能否頂住未來的供應鏈內卷?這些,都是對它的“試金石”。
當前,胖東來仿佛成了一個“必須被保護”的精神圖騰。
它的員工拿著遠高于平均線的工資,它的消費者享受著頂級服務業的體驗,它甚至可以靠“關一天門”來獲得全民點贊。
有觀點認為,我們當然希望企業被尊重,但我們更希望輿論場保有批評者的自由,哪怕他說得不中聽。
宋清輝到底是不是職業的經濟評論人,這一點尚且不得而知。
他的言論當然也有“蹭熱度”之嫌,但他終究只是以偏激語言的來表達個人看法。
相比之下,山姆等外企就顯得“從容許多”。
胖東來此舉,無異于一次品牌話語權的再定位:
從“向顧客低頭”轉向“對抹黑者揮刀”
我們必須承認,胖東來在經營層面,是個值得學習的個例。
但它若要繼續保持公眾的“烏托邦”形象,就更要懂得“寬容異見”的價值。
尼采過說:“誰與怪物戰斗,必須小心自己不要變成怪物。”
相信胖東來不會變成一個只在輿論戰場上作戰的“怪物”。
畢竟,一個真正偉大的企業,是能容得下刺耳真話的,是敢于讓自己暴露在批評與監督之下的。
宋清輝未必對,但胖東來也未必完美。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本文首發于電商最前線(ID:dszqx36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