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沈陽晚報
高齡并非手術“禁區”,精準醫療創造生命奇跡。近日,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外科團隊在專家工作站樸成哲教授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90歲右側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DAA(直接前入路)微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從肌肉和神經之間的空隙進入髖關節,完全不需要切斷任何肌肉組織。不損傷肌肉、血管、神經。創傷更小、恢復更快。”樸成哲稱。
精準手術 “走自然縫隙”不需要切斷肌肉組織
九旬患者因摔傷致右側髖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病情日益加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來到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就診后,被診斷為“右側股骨頸骨折”,收入骨外科接受進一步系統診治。
面對如此高齡的患者,樸成哲教授同陳鐵主任帶領骨外科團隊認真分析病情,針對患者特殊的身體情況,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和康復方案,并決定通過“DAA(直接前入路)微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解決骨折問題。
樸成哲介紹,DAA手術入路也被稱為直接前側入路或Hueter入路,它的特點是像“走自然縫隙”一樣,從肌肉和神經之間的空隙進入髖關節,完全不需要切斷任何肌肉組織。相比傳統后外側入路需要切開15厘米甚至更長的刀口,DAA入路因為巧妙利用了肌肉之間的天然間隙,刀口只有8-10厘米左右(大約一個手掌的長度),創傷更小、恢復更快。“就像開鎖時找到鑰匙孔直接開門,而不是拆掉半面墻一樣,這種方式對身體的干擾更少。”
經多學科會診討論,手術安排在老人入院后的第3天進行。手術由樸成哲教授親自主刀,整個手術過程精準、迅速、順暢,用時僅1小時。得益于DAA入路對髖關節周圍肌肉的完整保留,術后第2天,患者即在助行器輔助下成功離床負重,此前的疼痛癥狀明顯緩解。患者家屬給專家團隊點贊:“我們原以為90歲高齡做關節置換至少要躺幾個月,沒想到術后恢復得這么快!”
專家提醒 積極治療有助于盡快回歸正常
樸成哲提醒,DAA手術在術后康復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患者疼痛程度較輕且肌肉力量恢復迅速,多數患者術后當天即可下地行走并逐步恢復負重。得益于這種微創技術對軟組織的保護,部分患者可在術后2-3天達到出院標準。術式較傳統后外側入路的脫位風險更低,患者術后無須刻意規避傳統后外側入路要求的危險動作,如深蹲、盤腿等,日常活動自由度顯著提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出院時無須因關節穩定性擔憂交通工具選擇,部分患者甚至可自主駕車返家。“很多人認為年齡越大越不適合手術,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老年人越早恢復活動能力,生存周期會更長,生存率更高。”樸成哲稱,在風險把控的前提下,積極治療有助于老人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沈陽晚報、沈陽發布客戶端
記者 樊華 圖片由醫院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