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防治新認知:抗病毒治療需聯合抗纖維化策略
我國目前仍有約7000萬乙肝病毒攜帶者,臨床數據顯示,約七成肝硬化病例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長期規范服用恩替卡韋等抗病毒藥物的患者,仍可能進展為肝硬化。這一現象并非藥物失效,而是提示我們:單純抑制病毒復制并不足以阻止肝纖維化進程。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強調,有效的治療策略應包含兩大核心要素:首先是病因控制,通過規范抗病毒治療阻斷病毒對肝細胞的持續損害;其次是病理修復,采用經臨床驗證的抗纖維化手段。臨床實踐表明:
1. 約35%的患者需要根據個體情況調整抗纖維化用藥方案
2.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規范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使纖維化程度顯著改善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未接受抗纖維化干預的患者年肝硬化發生率為0.2%-0.5%。這意味著,每200-500例患者中每年就可能出現1例新發肝硬化病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肝纖維化并非不可逆轉的終末病變。通過早期干預和規范化的"雙抗"治療(抗病毒+抗纖維化),多數患者能夠實現病情的有效控制甚至逆轉。因此,建議確診肝纖維化的患者應及時啟動綜合治療方案,以獲得最佳臨床預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