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黃維,人們不由得想起他對制造永動機的執著,還有他因思想頑固成為最后一批特赦戰犯的事情。但其實,出獄后的黃維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多次去香港會老友,參加交流活動,從心里期盼著兩岸和解。
1989年,黃維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一時間,黃維親人悲痛不已,但除去親人外,還有一人也不禁潸然淚下,他就是開國少將廖運周。
要說廖運周和黃維的關系,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1938年,武漢會戰開始,侵華日軍淞浦師團被中國軍隊團團包圍。消息傳出后,處在包圍圈之外的日軍丸山師團奉命東進,企圖救援松浦師團。
就當丸山師團直撲德安時,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薛岳立刻派5個師南下阻擊,同時還命令武漢外圍守軍進行收縮集中。當時,廖運周所在的656團便在這次行動之內。
在接到命令的時候,656團正在茨芭山與一股日軍進行激戰,對方是一個輜重部隊,攜有大量武器裝備。眼看“肥肉”已經落網,豈有不“吃”之理?廖運周親率部隊向敵軍發起總攻,很快便取得了勝利。
然而剛拿到戰利品,廖運周就挑出一些作為禮物,送給了駐扎在附近的黃維十八軍。
此前,廖運周并未見過黃維,為何突然拜訪?原來,當時的國民黨中像十八軍這樣有建制的炮兵部隊并不多,廖運周希望向黃維借幾門火炮打擊日軍。
但想要從黃維手中借武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憑幾個戰利品根本打動不了他,而廖運周之所以有底氣,是因為他揣摩到了黃維的脾氣。
黃維與陳誠一樣,是對派系關系非常重視的人,恰好,廖運周就是黃埔第五期學員,并且他的哥哥廖運澤與黃維都是黃埔一期生。
由此,廖運周不費吹灰之力就見到了黃維,兩人相談甚歡。當聽說廖運周剛剛襲擊了茨芭山的日軍,黃維更是對廖運周刮目相看。
不過,想要從黃維手中搞武器依舊不容易,得知廖運周的來意后,行位故意測試了一番廖運周的炮兵科技術知識。
幸而廖運周也并非等閑之輩,對黃維提出的問題絲毫不差地回答了上來。黃維果然十分滿意,立刻調集8門炮送給他。
巧的是,廖運周剛剛返回部隊,就用上了這8門炮。
原來,由于廖運周拜訪黃維耽誤了行軍時間,等他回去時,就發現友軍部隊已經提前開拔了,這就意味著656團將要面臨孤軍作戰的局面,想到此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為了擺脫危險,廖運周率領部隊迅速向西撤離,在一陣急行軍后,順利趕上了三二八旅旅長辛少亭。
廖運周和辛少亭幾經商議后,都覺得不能再讓敵人追著跑了,必須進行一次反擊。于是,兩人決定給敵人來個回馬槍。
就這樣,656團在廖運周的帶領下來到了兩山之間的一個拗口,作為伏擊地點。這里整體路況呈現S型,公路兩旁都是小高地,是一個非常容易進攻的好地方。可笑的是,這里也曾經是國民黨的駐地,只是一聽日本人要來,都嚇得跑了,竟然連高地后面的彈藥庫也脫手不要了。
廖運周自然發現了這個彈藥庫,他還從里面找到了不少彈藥。之后,辛少亭又調來了4門迫擊炮,廖運周一下子變成了“土財主”。
入夜,對656團緊追不舍的敵27師團前衛部隊走進了伏擊圈,見時機已經成熟,廖運周大喊一聲:“給我打!”
瞬間濃煙滾滾,塵土飛揚,炮彈聲、槍擊聲和叫聲連綿不斷,日軍想要還擊,卻連一個中國軍人的影子也看不到,只有挨打的份。
很快戰斗就結束了,日軍20余輛坦克、數十輛載重汽車、數百名士兵全部被殲滅。而廖運周的656團,卻無一人傷亡。
如此壯舉很快就傳遍了武漢各個戰場,廖運周聲名大噪,黃維也因伯樂識人而備受關注。后來,廖運周脫離湯恩伯,直接投奔了黃維,兩人的關系越來越好。
但黃維沒有想到的是,廖運周有一天會背叛自己。
時間來到1948年,淮海戰役開始,眼見著國民黨節節敗退,蔣介石只好放棄撤兵淮河以南的計劃,緊急調動12萬兵力,組成第12兵團,準備在徐州地區與解放軍進行交戰。
但是,誰會當第12兵團的司令員呢?所有國民黨將領惶恐不安,都怕輪到自己頭上。當時,外界普遍猜測會由18軍軍長胡璉擔任,不過胡璉是陳誠的嫡系,而陳誠又與白崇禧等人矛盾重重,故不能成。
于是,多方角力下,正在籌辦國民黨新制軍官學校的黃維就被蔣介石拉到了戰場上。
11月,黃維把兵團司令部安在緊靠澮河南岸的南坪集鎮上。為取得戰術優勢,他命令各軍向宿縣進攻,不料解放軍已悄悄占領了蒙城,一下子切斷了黃維的后路。
意識到自己掉入了解放軍的“口袋”中,黃維暗叫一聲不妙,連忙想辦法欲跳出包圍圈。這時,已經升任110師師長的廖運周自告奮勇,對黃維說:“就由我帶兵突圍吧!”
有之前的交情在,黃維對廖運周非常信任,當即就同意了他的請求,還夸獎道:“還得是你,你要什么我就給你什么,坦克、榴彈炮隨你挑。事成之后,我向南京方面為你請功。”
之后,廖運周就帶著部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但黃維并沒有等到突圍成功的喜訊,卻得到了廖運周率全師投誠起義的消息,頓時感覺上了大當,掀桌怒吼也無法緩解他心中的氣氛。
其實黃維不知道的是,廖運周并不是臨時起義,他原本就是一位共產黨員,只不過在國民黨內部潛伏了20年,直到這次機會才終于回到了黨的懷抱。
12月6日,解放軍對圍困在雙堆集地區的黃維兵團發起總攻,在短短10天內,就將第12兵團全部殲滅,黃維也被俘虜。直到被送進了功德林監獄,黃維仍對廖運周的“背叛”耿耿于懷。
然而人生就是這樣巧合,1975年以后,黃維作為最后一批國民黨戰犯獲得特赦,并在全國政協擔任文史專員。在一次黃埔老同學的聚會上,黃維與廖運周見了面,這時黃維已不似當年那般生氣,但終究也沒有當初那樣親熱。
黃維去世后,得知噩耗的廖運周不禁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黃維的一舉一動都恍若在眼前。廖運周哀嘆一生:“當年之事,終究是我倆的心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