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北汽福田巴西首臺本土化生產的輕卡正式下線,全球累計產量突破1200萬輛。這一雙重突破不僅標志著巴西本地的第一條中國商用車生產線正式投產運營,北汽福田成為首個在巴西本地生產的中國商用車品牌,也預示著北汽福田正在以“技術輸出+生態協同”的實踐,為全球商用車產業的綠色轉型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巴西本土化工廠的投產是北汽福田全球化布局的關鍵支點。這座由北汽福田與巴西合作伙伴AGRALE(阿格拉里)聯合打造的現代化工廠,占地19.7萬平方米,規劃年產能5000臺,一期投產即實現中卡、輕卡等車型的本地化生產,并計劃拓展至重卡與皮卡領域。作為首個在巴西本地生產的中國商用車品牌,北汽福田還將通過供應鏈整合、千名本土人才招募及“產業鏈協同出海”模式,深度融入巴西“再工業化”戰略。
據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北汽福田董事長常瑞介紹:“2024年,中國汽車品牌以2300萬輛的銷量占據國內市場70%以上份額,并加速參與全球競爭。北汽福田緊抓這一歷史機遇,依托全系列商用車產品矩陣以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優勢,構建起覆蓋研發、制造、服務的全球化生態體系。”
2025年一季度,北汽福田海外累計突破4萬輛,同比增長9.5%,其中拉美市場實現飛躍式增長,銷量同比提升180%,印證了屬地化戰略發展成效。工廠的落成不僅是產能的升級,更成為輻射拉美市場的核心樞紐——從巴西出發,覆蓋墨西哥、阿根廷等關鍵市場,北汽福田正以“本地研發、區域制造、全球協同”的生態模式,推動拉美從產品輸入向技術輸出與生態賦能的轉型。
全球第1200萬輛整車巴西工廠下線,是北汽福田全球化布局的里程碑,亦是其生態協同能力的集中體現。目前,北汽福田已在全球建成22個KD工廠、超1000家分銷及1200家服務網點,覆蓋130余國,并通過18個區域配件中心實現“儲備-調配-服務”一體化網絡。
這一韌性體系的背后,是北汽福田對“技術出海”與“本土運營”的深度平衡。作為較早布局新能源業務的中國商用車企業,北汽福田早在2003年就啟動了新能源技術的研發,2008年成立了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目前已完成包括“三電”技術、車聯網等商業生態布局,加速新能源生態的全面商業化。
目前,北汽福田新能源業務已遍布歐洲、亞太、南美等市場。北汽福田業務副總裁付軍表示:拉美一直是北汽福田的重要市場,通過建立制造基地,達成新能源領先,創新商業模式,與合作伙伴共同實現品牌向上和可持續高質量增長。力爭在2025年實現拉美整體銷量5萬輛,到2030年15萬輛,領跑拉美商用車市場。為支撐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北汽福田推出具有行業突破性的“超級動力聯盟”計劃。聯盟通過“技術輸出+本土運營”雙輪驅動,為巴西及拉美客戶提供從新能源整車到智慧補能、從核心動力到智慧服務的立體化解決方案,不僅建立起北汽福田在全球商用車行業中的自身優勢,更以開放姿態重構全球競爭邏輯,形成“拉美驅動、全球共振”的產業格局。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李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