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會期是從4月8日-11日)火熱進行中,我也去國家會展中心看看今年的最新情況。我也是應業內大咖邀請來這里一探究竟。
畢竟,這幾天,世界在亂中求變、變中求穩,但生意還是要照樣做、科創發展更要關注下一步的趨勢。
這一盛會是醫療器械行業的集中展示的機會,醫學影像、核磁設備、大型醫療裝備、體外診斷、醫用耗材等全產業鏈產品,還有AI醫療、腦機接口、手術機器人等比較前沿領域的產品。
尤其是醫學影像這一個領域,成了各大醫療器械巨頭比拼實力、展示新產品、新技術的賽場。因為:醫學影像設備是醫療器械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市場規模最大的重要板塊,也一直是各大醫療器械展中“秀肌肉”的領域。
聯影醫療、萬東醫療、東軟醫療等國內醫療裝備企業與西門子醫療、飛利浦醫療、GE醫療、佳能等中外企業同臺掰起手腕,人氣超高。
西門子醫療:雙源光子計數CT
我們一起先去去西門子醫療展臺看看去。
西門子參展的幾款產品頗有亮點。這位西門子醫療的小姐姐戴上了類似蘋果vision pro的產品,對著空氣一番“手舞足蹈”的操作,而Pad上的三維立體視頻圖像可以為影像醫學工作者帶來更大便利。
西門子醫療的小姐姐介紹說:“我正在使用打開VR模式,把心臟的三維模型拉大一點,然后調整預設、也可以采用CTA模式、現在可以切割這個模型了。這對于一線的醫療工作者會帶來不小的方便。現在可以把三維重建的模型變成立體的圖像,然后可以實時對圖像進行‘切割’,以便更好地對立體空間結構予以掌握。”
西門子醫療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款雙源光子計數CT具有一定的領先性,光子計數CT“王牌”產品線在這次展會中集體亮相;
西門子雙源光子計數CT VR演示
西門子醫療的崔小姐介紹說:“這是我們這次展出的全球第一款商用光子技術CT。大家聽到CT比較多,而光子技術CT是采用了和傳統CT不一樣的探測器材料,包括采用了半導體、來進行設計的一款新研發的可商用的光子技術CT。那這款設備跟平常普通的CT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它的分辨率變得更高了。
舉一個大家可能平常會遇到的簡單案例:就是比如說支架冠脈植入支架的病人,過去在隨訪的過程當中,可能還需要做介入的手術,再進行一個隨訪。因為金屬會有偽影、可能會看不清楚。但是,它就可以很清晰地顯示到你是不是有內膜增生、又突發了一些不舒適或者是胸悶等情況,看得就更清楚了。另外一個特點,過去的CT的CT值是不穩定的。這款設備上,它可以做到CT值恒定。例如,對于我們平常遇到比較多的脂肪肝病人,原來的話可能只能通過磁共振或者是超聲來檢查,但是超聲是一個定性的設備,比如說輕、中、重度。采用CT穩定的CT設備、它就可以量化了,而不是說你是輕度、中度、重度,可以有一個量化的成果,同時CT的掃描速度快,又避免了像磁共振可能掃描時間過長的情況。”
那么,“雙源光子計數CT”的技術特點和優勢究竟如何理解呢?崔小姐也對此進行了介紹。
“因為所有的CT設計、絕大多數是基于一個球管、一個探測器來成像的,西門子首款雙源CT在2005年發布了。那雙源CT就是有兩套球管兩套探測器,在整個機架系統當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剛剛我們提到比如說心血管,為什么心臟大家非常關注?是因為它是一個搏動的設備,那為了很好的捕捉到心臟的圖像、就需要你的時間分辨率非常快。提高時間分辨率那傳統的方式就是不斷的提高機架的轉速,但是因為轉速會由于這個離心力的一些限制,那它是有限度的。市場上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廠家能夠突破0.2秒的轉速,但是你兩套系統放進去了之后、比如說我掃一半就可以成像了,就掃描180度可以成像,那對于雙源來講,我只要成像不到90度就可以做一個圖像出來了,那時間分辨率就可以無限的去縮短。”
不僅是西門子、其他醫療企業也在布局光子計數CT。
佳能醫療表示,將加速將光子計數CT引入中國市場;
在東軟醫療的展臺,今年3月6日剛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國產光子計數CT亮相。
佳能醫療CT
中國醫療品牌也是精銳盡出,比如,在聯影醫療碩大的展臺內,擺滿了多臺設備、由專人對接講解;宣講會也是一場接一場。
聯影醫療作為影像設備的國內龍頭企業,這次首次詳細介紹了“元智”醫療大模型、智能化裝備等。
聯影醫療展臺
聯影醫療相關負責人介紹:“(uMi Panvivo)實現的是更快的、超越傳統算法4倍速的掃描過程。實現同等圖像質量下、一分鐘的全身掃描,帶來的是更強的診斷信息,圖像噪聲水平降低81%,信噪比提升3.9倍,全面強化小病灶的檢出和刻畫能力,來賦能疾病的早診斷早干預。帶來的是更多的應用范圍:從傳統FDG的成像擴展至諸如PSMA等不同核素的顯像范圍。不僅是頂級三甲醫院,地市級的基層醫院也一樣獲得優質的診斷質量。AI不僅是在賦能設備,而是在拓寬醫療的邊界。學科發展的當下,uMi Panvivo以積極拓展的設計理念和全學科的臨床應用平臺,為學科打開全新的發展路徑和空間。極為緊湊的整機設計帶來極簡的30平米及以下的掃描空間,使得設備更新易如反掌。”
佳能醫療是全球寬體CT的開創者,早在2005年就率先提出了寬體CT理念。其最新一代超高清寬體CT——AquilionONE/INSIGHTEdition(簡稱“INSIGHT”)正式在中國發布,在成像清晰度、掃描速度及智能化應用等方面均實現了新突破,為心血管疾病、腫瘤篩查等精準診斷提供更強大支持。
佳能醫療展臺合作商:“天下功夫唯快不破,醫學診斷為準不破,那更精準更精細的這樣的一個呈現,讓我們在臨床上大大輔助了醫生、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我們這樣賦予一個醫生這么好使用的體驗,也讓我們客戶能夠更早的發現病變,在后期更精準的治療病變,我們也看到了:無論是急診創傷、我們隨時進擊,包括不同體位的患者,胸痛急診我們也有很好的辦法。初、中、急診;胸痛三連等等心血管疾病、包括大規模的體檢、腫瘤篩查、放療定位、穿刺介入,我們一站式為醫院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
傳統磁共振設備離不開液氦進行低溫冷卻,液氦低溫設備成為各大醫療器械公司的必爭之地。
外資龍頭飛利浦拿出了BlueSeal2.0無液氦雙芯磁共振,
西門子醫療則展示了其全球首創的僅需0.7升液氦的磁共振MAGNETOMFlow,這款設備降低能耗達40%以上;
萬東醫療帶來了最新的第三代無液氦磁共振設備。該設備可將碳排放降低20%、信號采集效率提升3倍、成像速度提高50%、微小病灶檢出率翻倍。
飛利浦醫療:“多年來,我們持續加強對中國的投入、加速本土創新,圍繞著本地需求,打造更加實用的解決方案,在介入治療領域,飛利浦一直是強有力的領導者,我們也是一家同時擁有設備和耗材的企業,是天生的融合創新者。”
GE方面介紹:公司推出的SonicDL的3.0T英雄系列磁共振,一次打藥就可實現神經、頸動脈、心臟的“腦心同掃”,還為腫瘤疾病的篩查、分級、分期、療效評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GE醫療展臺:“得益于我們機架高度集成化的設計,平板探測器也能夠更加貼近患者,減小成像距離,同時進一步提升圖像質量,那我們在整個影像鏈的采集端,我們應用了晶體硅的平板探測器,能夠實現更高效率的X射線的轉化,有效解決了上一代非晶硅探測器,劑量高的缺陷,確保在更低的劑量條件之下,獲得更加超清的影像細節,為我們手術診療的開展提供更加精準清晰的影像支持。”
在現場,可以發現,各大醫療器械公司都在摸索人工智能AI與醫療的結合,在部分場景中,AI已經開始逐步進入醫療核心環節,并對原有診療模式形成了沖擊。
當然,剛剛起步的“AI+醫療”的場景模式仍面臨著多重問題,包括:數據質量與標準化難題、技術可靠性與臨床適配性挑戰、商業模式與可持續發展瓶頸。
但相信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商用場景的不斷提升、政策的不斷落實完善,“AI+醫療”的模式將進一步推進,當然,這離不開一線醫療臨床工作者的實踐。
東軟展臺、上海交通大學與東軟合作演講展臺:“加上我們硬件平臺加上我們臨床的需求、大家結合在一塊,把我們的磁共振打造得更加有競爭力、打造得有更加國際水平,這是我們這次合作的一個期望和夢想。”
美的醫療展臺:“兩種灌注技術所要獲取的參數,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它只需要注射一次對比劑、就能夠完成如此多灌注參數的一個獲取。那這樣的一個操作流程,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幾種好處:一個、是它減少了對比劑的注射;另外、兩次的這個檢查序列我們整合在了一次掃描過程中。那么通過這樣一次快速的掃描獲取兩種回波類型的灌注技術,得到更多的參數。那么這樣的話,它可以大大地簡化我們的掃描流程,而且兩種技術的層面完全是匹配的。對于我們的臨床掃描流程的簡化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患者減少對比劑的注射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因為有這個新的灌注技術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在腫瘤免疫治療越來越熱,而且有很多腫瘤包括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等等,通過免疫治療,可以治愈或者是大大明顯改進治療效果。這種研究工作中采用這種新的灌注技術,我們就可以為臨床提供更多新的手段。此外,對于像現在研究比較熱的神經精神疾病、像抑郁癥焦慮癥采用這種灌注參數多元信息的獲取,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地去理解神經精神疾病。隨著我們美的中央研究院、AI研究院強大的人工智能和圖像算法、后處理團隊人員的加入,我們后續可以在灌注圖像的自動識別、病變和參數的模型的建立上,能夠為臨床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我們臨床采用這些技術,而且可以應用于更多疾病領域,幫助我們臨床提供規范的臨床實踐指導。”
而一些企業帶來的新的輸注系統設備也有了更多的功能提升,提高了醫療治療效率和成功率。
智能輸注設備
輸注醫療設備企業徐先生:“它這個里面首先有一個虛擬注射器、就是幫助醫護人員能夠在不打開這個注射器的時候,就能看到它的這個液量,另外它還支持4G的網絡,能夠跟醫院整體的信息化進行進行這個對接。另外,它的整個操作性、還有醫用性以及整個通用性是最好的。”
另外,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在2.1館、1.1館內,有許多提供助老服務醫療、病后康復治療的設備。對于出現行動障礙的病人,一些幫助病人恢復行動能力的器械設備引發關注。
應該說:科技改變生活、也推動著醫療水平、醫療器械的不斷發展。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埋頭做好自己的科創工作、任爾東南西北風,可能是唯一的選擇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