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沖擊緊急時刻!“護盤”行動紛至沓來,陜西“市值大管家”長安匯通正式出手。
10日午間,長安匯通公眾號發布《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聲明,提到主動發揮功能作用,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做強做優,以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的擔當,當好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
緊接著2小時后,招商銀行西安分行發布信息稱,將與長安匯通進行深度協同,提供意向性框架額度,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等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01
風格延續:夯實“市值大管家”
顯然,眼下為特殊時刻,在各地國資紛紛護盤之際,我們注意到“關鍵時刻出手”,其實是長安匯通一貫的決策風格。而這一切,都指向了陜西“市值大管家”的重要角色。
在我們長達5年的觀察與紀錄中,作為唯一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長安匯通多次出手都鎖定了省屬國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這條主線,其“工具箱”亦漸趨多元。
例如關鍵時刻助力上市。陜建股份(600248)與延長化建重組上市是經典一役,當時長安匯通通過公開市場運作,保障這一重大重組順利落地,使得陜西迎來首家營收千億的上市公司,并給全省國企改革和國有資產證券化率提升帶來強烈“示范效應”。
例如關鍵時刻出手定增。從9.9億元定增省內唯一上市券商西部證券(002673),到0.61億元定增鈦及鈦合金產業鏈鏈主企業寶鈦股份(600456),再到7.8億元定增陜建股份,均發生在定增主體關鍵時刻。
其后的事件大家都很清楚了,隨著資本實力的增強,西部證券在2024年第5輪并購重組浪潮中,啟動了收購國融證券的大事件,并且于2025年2月拿到了《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寶鈦股份則在2024年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與定增異曲同工的是,長安匯通承接秦川機床資產剝離一事,亦是催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要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
值得注意的是,定增不限于二級市場。2024年,當西鳳銷售收入首破百億之際,長安匯通以1.31億元增資進場,“提速”西鳳“10萬噸基酒”里程碑項目建設。(詳見《》)
作為市場最關注的增持領域,《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聲明顯示:4月7日以來,長安匯通已于第一時間增持多家省屬國企股票,踐行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使命。而作為本次增持的預演,2024年大盤連續下跌之際,其亦有大規模出手。(詳見《》)
作為陜西財經觀察者,我們最看中的是“市值管理”納入國資考核之后,亦成為長安匯通的“護城河”業務,標志性事件是設立50億級別的“陜西戰新產業發展并購基金”。在并購元年開局之際,增持、回購、分紅等傳統工具箱里,陜西第一次有了頂級的“并購母體”。
因此,在我們看來,貿易戰下“陜西市值大管家”的本次出手,并不屬于臨時起意或簡單跟風,而是對其核心定位的再一次踐行。
02
增持預期:“國企”與“科創”兩大類
長安匯通10日聲明中有一核心表述不容忽視,即公司對于陜西資本市場維護的下一步計劃:(會)持續增持陜西省屬國企股票和陜西地區科技創新類股票。
這一表述明確指向了兩類型公司。
一是省屬國有上市公司。
陜西作為國資大省,國企亦是陜西上市大軍的中堅力量。據Wind數據顯示,陜西當前82家A股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數量32家,其中由省國資委控股的企業就達到16家,占上市公司總盤子的2成,占國有企業半數。
長安匯通與陜西省屬國有上市公司已有密切的合作,2024年12月,其主辦了“2024年陜西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專項閉門會”,當日陜西省屬國有上市公司與交易所、投資機構探討市值管理策略,形成一系列合作意向。
二是科創類上市公司。
縱觀當前發布“護盤”公告的央省(市)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增持企業方向除控股、參股公司層面,還常提及區域科創類企業和優質上市公司。本次長安匯通表態支持省內科技創新類上市公司,足以見得其對陜西“比較優勢”的重視。
金融棒棒糖認為,上市公司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長安匯通瞄準這一方向,主要是出于國有資本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新興產業培育的考量。雖然無法判斷具體投資標的,但可能會考慮“強研發”“技術領先”“與省屬國企產業協同性強”等特征公司。
03
積極響應:擦亮地方發展“金名片”
上市公司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在陜西省政府2021年8月召開的全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時任省長趙一德就給出明確定位:(上市公司是陜西)追趕超越的加速器、創新驅動的強引擎、營商環境的新高地、地方發展的金名片。
站在今日回看,陜西上市公司已然做到了“高質量發展”。
在數量方面,陜西當前擁有A股上市公司達82家,居西北第1、西部第2、全國第15位。其中科創板領域最為亮眼,以13家的數量位居全國第11,西部第1。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企業中近7成企業為先進制造業,國防軍工、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子等行業最為集中,工業屬性明顯。
在市值方面,2024年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名單中,陜西以10家陜西上榜企業數量(7959.53億元)居全國第11位。在我們的觀察中,陜西整體上市公司亦展現強烈工業底蘊,截至2024年末29家工業上市公司總市值5310.39億元,居全國第9位;16家涉及航空制造的上市公司總市值3193.06億元,數量和市值均居全國第1位。
在經營方面,截至2023年末,陜西A股上市公司資產總計2.02萬億元,平均資產規模249.16億元,全國排名第11位;累計實現凈利潤543.27億元,全國排名第13位,平均凈利潤6.71億元,全國排名第12位。
這其中,省屬國有上市公司在總盤子中占據重要份量。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資產總額8172億元,凈資產2294億元,營業收入1935億元,凈利潤249億元;上市公司總市值達4353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12.34%。
積極穩健的發展態勢,離不開省國資委對省委、省政府關于國有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的落實,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總目標,加強對省屬企業指導和支持,遵循“擴大增量、做優存量”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分類施策、精準發力,推動企業上市進程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行文至此,我們亦對招商銀行西安分行與長安匯通的合作抱有強烈興趣,金融機構擁抱長安匯通,顯示“陜西市值大管家”的定位已成共識,出于精準的業務定位、強大的資本優勢、過往的優質案例,我們預期這一“護城河”業務將對陜西國資國企的證券化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日,市場接連傳來最新訊息:興業銀行西安分行、中信銀行西安分行等陸續刊發公告,在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再融資等事項中,將與長安匯通深度協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