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金華武義、永康13個村領到了兩地共建的3座小型水庫不動產權證書,這標志著我省首批跨縣域村集體共有水庫確權落地。
上午,在武義縣桐琴鎮政府,來自武義和永康的13個村領到了烏牛山、陳思灣、金山嶺3座小型水庫的不動產權證書。證書上清晰標注了水庫的共有村及按份共有比例。
永康市江南街道仙溪源村拿到了陳思灣水庫7%、金山嶺水庫3.46%的份額,村支委楊振黨說:“有了這本證以后,可以像我們私人的房產證一樣用來授信,金山嶺水庫今年承包出來,我們村里就已經拿到1萬塊左右了。”
上世紀50年代,武義與永康曾合并為“武永縣”,兩地村民在現在的武義桐琴鎮區域聯合修建了3座水庫。隨著行政區劃調整,這三座涉及兩縣13個行政村的水庫,陷入農田灌溉權屬交織、維修資金分攤爭議、水面養殖收益分配糾紛等問題。去年,武義被列為全國水庫不動產登記試點后,這3座跨縣水庫確權成為改革“硬骨頭”。
武義縣水務局工程管理與監督科負責人胡衛星說,他們成立由兩縣水務專家、鎮村干部、老庫長構成的專項工作組開展確權工作。“其中有兩個水庫是通過水庫下游的受益農田面積和他們的投工投勞相結合的方式確定下來,還有一個水庫,是通過查找2012年水庫維修時,五個村子攤派了多少錢來確定他們的份額。”
一本水庫不動產證盤活兩縣鄉村經濟活水。胡衛星說,隨著產權證發放,3座水庫的“二次開發”已提上日程。“今年一月份,金山嶺水庫承包到期以后對外重新發包,五年承包款25萬元中的大部分,按照份額八個村進行分配。另一方面,我縣已出臺了一系列辦法,資產做到經濟合作社以后,可以獲得銀行授信。把資源要素轉化成資產,資產轉化成資金,用作新農村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