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徐超 通訊員 閆婷婷/文圖
為深入貫徹新課標理念,鄭州大學實驗小學各學科教研組聯合開展“高品質創新課堂”主題教研活動。本次活動通過課例展示與深度研討相結合的方式,深化課程改革,提升育人質量。
語文:分類識字啟童趣,異構課堂展妙筆
石慧敏老師執教《操場上》時,融合分類與集中識字法,借助插圖、動作及生活化聯想,引導學生在趣味互動中掌握形聲字規律。孫靜賢、魏甲燕以同課異構模式呈現《手指》:孫老師通過問題鏈剖析擬人語言,探究“拇指”象征;魏老師聚焦朗讀與描寫,增設“五官遷移”訓練。兩場教研差異化分層落實目標——低段夯識字基礎、高段強語用實踐,踐行“以生為本”,融合思維進階與素養培育,彰顯語文課堂深度。
數學:動畫角色入課堂,數形結合育思維
楊博老師執教《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時,以“哪吒”“敖丙”創設闖關情境,融合“數形結合”思想,通過畫、比、算引導學生探究。針對低年級畫圖難點,動態調整策略,鼓勵圖形表征問題,借助對比明晰“多幾”“少幾”差異,聯結直觀與抽象。啟發多角度驗證答案,形成“理解-分析-驗證”思維閉環,以趣味情境驅動思辨,通過多感官參與深化數學理解,夯實問題解決能力。
英語:趣歌引學促互動,任務分層育素養
孫蔥蔥老師執教五年級下冊Unit3 《My school calendar PartB Read and write》,以改編歌曲《Party Rhythm》創設語言情境。通過猜謎環節引導學生自主歸納主題詞"party",運用遞進式提問解析邀請函文本,構建“閱讀理解-思維外顯-寫作遷移”任務閉環。課后研討基于課堂觀察數據,提出運用“角色分工卡”優化合作機制。通過情境浸潤與任務驅動雙重突破,推動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轉型,實現從淺層互動到深度學習的教學升級。
科學:三段六環探光影,自主合作構新知
李城濤老師執教《影子的形成》一課,運用“三段六環”教學結構,以“影子探秘”為主線,通過“校園影子追蹤”游戲,引導學生在課前實拍照片中發現光學問題,創設“光之實驗室”情境。借助定制實驗材料包,組織學生開展“光源-遮擋物-屏”三要素探究實驗,通過自主操作、合作記錄建構科學概念,以結構化流程實現“問題發現——要素探究-概念生成”的能力進階,為小學實驗教學有序化管理提供創新范式。
此次活動以多元教研深化教學創新,通過學科智慧碰撞激發教育活力。教師們以研促教、以學賦能,在思維進階中落實核心素養,為構建高效課堂注入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