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由北京頡騰文化主辦,溪山讀書會、北大承長讀書會協辦的“擁抱春天,Hold住過敏”陳俊旭博士新書發布會在北京祿米倉新視聽產業園成功舉辦。活動以自然醫學為核心,聚焦過敏防治與健康管理,吸引了醫學專家、健康從業者及讀者千余人參與。其中,小潤健康創始人崔圻羽女士作為特邀嘉賓,在圓桌討論環節分享了功能醫學視角下的過敏管理策略,引發廣泛關注。
崔圻羽:腸道健康——過敏防控的“隱形鑰匙”
作為功能醫學領域的實踐者,崔圻羽在活動中提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與過敏發生率密切相關。”她指出,現代人因飲食不均衡、壓力過大等因素,腸道菌群失衡問題普遍,導致“腸漏癥”(腸道通透性增加),使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顆粒、毒素等進入血液,觸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進而誘發過敏性疾病。
修復腸道功能的三大路徑:
1、膳食纖維與益生菌補充:通過攝入燕麥、亞麻籽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結合益生菌制劑,重建腸道菌群平衡;
2、抗炎飲食干預:減少精制糖、反式脂肪攝入,增加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魚、亞麻籽油),降低全身炎癥水平;
3、個性化腸道修復計劃:根據個體腸道檢測結果,定制包括酵素、谷氨酰胺等在內的修復方案,增強黏膜屏障功能。
崔圻羽強調,腸道調理需長期堅持,建議通過定期糞便菌群檢測評估干預效果,并結合生活方式調整(如規律作息、壓力管理)形成綜合干預體系。
年齡分層健康管理:45歲后體檢應聚焦心腦血管與腫瘤早篩
針對公眾關注的體檢項目選擇問題,崔圻羽提出“年齡分層健康管理”理念:
45歲前:重點關注代謝指標(血糖、血脂)、免疫功能及腸道健康,通過早期干預預防慢性病;
45歲后:需強化心腦血管疾病(頸動脈超聲、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及腫瘤標志物篩查(如AFP、CEA),同時增加骨密度、維生素D等衰老相關指標監測。
她特別指出,功能醫學檢測(如腸道菌群分析、抗氧化能力評估)可彌補傳統體檢的局限性,幫助實現“從疾病治療到健康維護”的轉變。
自然醫學與健康管理融合的實踐樣本
崔圻羽所在的小潤健康,近年來以功能醫學為核心,構建了“檢測-評估-干預-追蹤”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其團隊通過整合臨床醫學、營養學及心理學,為過敏、代謝綜合征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個性化方案。例如,針對花粉過敏人群,除藥物控制外,還會結合腸道修復、抗炎飲食及環境毒素清除策略,實現多維度干預。
在發布會后的讀者互動中,崔圻羽分享了多個成功案例:一名長期受蕁麻疹困擾的患者,通過腸道菌群調整聯合低敏飲食,癥狀緩解率達80%;另一名腫瘤高風險人群,經功能醫學篩查發現葉酸代謝障礙,針對性補充后體檢指標顯著改善。
活動意義:推動健康理念從“治病”到“治未病”
陳俊旭博士在總結中表示,崔圻羽的分享印證了自然醫學“整體觀”的科學性——過敏不僅是免疫問題,更是腸道、代謝、心理等多系統失衡的結果。此次發布會通過跨界對話,為公眾提供了更立體的健康認知框架,也彰顯了功能醫學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潛力。
未來,小潤健康計劃聯合醫療機構開展更多臨床研究,進一步驗證腸道干預在過敏防治中的長期效果,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落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