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湯斐)“輸入需求,5分鐘生成學風建設方案!”4月11日,在湖北工程學院第三期年輕干部讀書班上,國產大模型DeepSeek的實機操作引發陣陣驚嘆。正值湖北省“干部素質提升年”縱深推進之際,該校將人工智能實訓納入干部培養體系,通過“AI+政務”訓練營培育數字化治理思維,讓27名年輕干部現場體驗了從“事務纏身”到“智慧破局”的轉變。
AI實訓室里的“效率革命”?
“請為校園開放日生成執行方案。”隨著學員輸入指令,大模型在20秒內輸出了包含場地規劃、安全保障等6大模塊的框架文件,并附帶了往期活動數據分析。這種“需求即響應”的場景,已成為該校干部培訓的日常畫面。據培訓負責人介紹,訓練營設置公文智能撰寫、輿情分析推演、管理決策模擬三大實戰模塊,參訓干部需在3小時內完成8類行政場景的AI協同操作。
數據背后的治理溫度?
當技術賦能碰撞教育初心,AI工具展現出獨特的人文價值。學工教師展示了一份特殊方案:通過分析近萬條學生消費數據,AI不僅精準識別出潛在困難學生,還結合其選課記錄生成個性化幫扶建議。“技術讓我們從表格海洋里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放在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上。”這種“數據跑腿、干部跑心”的工作模式,已在學生事務管理中推廣應用。
“雙腦協同”培育治理新銳?
該校黨委組織部負責人強調:“新時代干部既要保持教育者的情懷,更要掌握智能時代的‘第二大腦’。”培訓數據顯示,參訓干部使用AI工具后,公文處理效率提升60%,跨部門協作流程壓縮40%。
在湖北省“干部素質提升年”六大行動引領下,湖北工程學院的實踐揭示出干部培養的新路徑:當AI技術深度融入高校治理,帶來的不僅是辦公桌面的效率變革,更是教育管理者思維方式的躍遷。這種“用機器增效、以人文增值”的探索,正為教育現代化寫下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