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和蔚來創始人李斌一起吃外賣的合影,沖上熱搜。李斌問劉強東: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嗎?劉強東回答:必須的!
兩人雖然吃的是京東外賣,但從輿論發酵的情況來看,明顯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飯局”。劉強東買了一臺蔚來ET9,李斌投桃報李幫忙炒作了一把“京東外賣”。隨后,兩人的合影被放在京東APP首頁,成為了京東外賣的入口之一。
沒有看懂的,可能會覺得,一場飯局,賓主盡歡!看懂的朋友可能都會感嘆一聲:這就是江湖!劉強東為什么會買蔚來ET9?李斌為什么破天荒地幫助炒作京東外賣?因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京東外賣的對手是美團,王興和美團又是理想汽車的大股東,而李想和李斌從汽車垂直網站(一個汽車之家、一個易車網)到造車一直都是對手。
多年之前,劉強東和王興也是“兄弟”,兩人還一起組織過“東興飯局”。如今看,商場哪有“兄弟”,都是利益!
劉強東和王興從“兄弟”到“對手”
從公開的報道來看,無論是劉強東還是王興都沒有稱過彼此為“兄弟”。之所以寫兩人為“兄弟”,是因為兩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同時面對阿里巴巴的“競爭”,在阿里巴巴這個“敵人”面前,兩人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難兄難弟”。
另一方面,京東在2014年獲得騰訊的大筆投資,達成全面合作協議,并承接了來自騰訊的海量流量。2016年,和阿里巴巴鬧掰的美團也接受騰訊33億美元,加入了騰訊陣營。同為騰訊陣營,京東和美團倒也可以稱得上是“兄弟企業”。而正是因為這層關系,才促成了烏鎮的“東興飯局”。
劉強東和王興的“蜜月期”并不長。2022年,美團突然開始發力“閃購”,與Apple授權專營店開展合作,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超1110家門店。隨后,美團又與蘇寧合作,在數碼3C領域,美團閃購覆蓋商品近3000個SKU。2024年10月,美團宣布其閃電倉達到了3萬家,預計2027年要突破10萬家,而其觸手也從手機、數碼、3C伸到大家電板塊。
美團已經侵入京東的“腹地”!相對于美團閃購的擴張,京東家電3C業務明顯遭受到了擠壓,增速僅有2.7%,離停滯不前只有一步之遙。王興和劉強東兩人不存在任何個人恩怨,公司業務的“碰撞”,是各自戰略下的必然“交鋒”,兩人注定要成為“對手”。
2025年,京東殺入外賣市場,以商戶零傭金,給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等作為切入口,打了美團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代表著,京東和美團兩大商業體正式走向了“碰撞”,劉強東和王興兩人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對手”。
劉強東不是程維,京東外賣也不是“滴滴外賣”
美團發力即時零售沖擊京東,京東則進入外賣領域施壓美團核心業務。這個情節其實7年前就曾經上演過。
2018年,王興的美團突然推出打車業務。當時的程維一臉不解,看著王興,就如同如今的王興,看著突然推出外賣業務的劉強東。程維也是“人狠話不多”,立即推出“滴滴外賣”,直接開打“補貼大戰”,一度將無錫的外賣市場打成白菜價。
程維知道在外賣市場“拼”不過美團,也并不想靠“外賣”賺錢,做外賣不過是“圍魏救趙”。滴滴外賣的推出,果然讓王興被迫將大量精力與資源重新轉移至外賣業務份額的防守上。結局就是滴滴外賣一年后關停,美團打車最終錯過最佳的擴張時機,未能撼動滴滴打車,被迫放棄轉為聚合打車業務。
如今,京東面對美團在零售業務上的步步緊逼,劉強東突然推出的京東外賣,是不是和程維一樣也是“圍魏救趙”之計?
我想說劉強東不是程維,京東外賣注定不會像滴滴外賣那樣只是“圍魏救趙”的權宜之計。“圍魏救趙”之意肯定有,但別忘記,劉強東手里還有一個“半死不活”的達達集團。目前,京東正在推動達達集團的私有化,它很有可能會被打造成“外賣+即時零售”的小“美團”。
所以,現在美團面臨的其實是一個“俄羅斯轉盤”游戲。王興要判斷:劉強東到底是“圍魏救趙”,還是“孤注一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