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休假,大概休1個星期左右,所以沒有太多工作上面的東西跟大家分享。
但是萬叔知道,肯定很多人還一直在創始人筆記的公眾號前面,等著晚上9:00的文章,所以每天還是寫一點。
大概有三年到四年,沒有在業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主動休假了。
之前多是被動休假,隨時待命。
今天第1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讓組織自運轉。
很多管理者發現,自己離開以后,整個組織的效率就會降低,很多人你不催他就不動。
實際上,我們公司也存在這個問題,這種是不可能完全杜絕的。
100年前的霍桑實驗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女工在有人關注的情況下,勞動生產率是沒有人關注的情況下的兩倍,無論燈光,環境,溫度。
后來管理學里面的各種理論,都是基于這個基石,尤其是生產制造企業里面,所以有組長,有工段長,有班長,有廠長。
他們存在的目的,都是因為,雖然不干具體的活,但他們可以提升整個組織的效率。
那到底有沒有辦法,把管理者尤其是老板從抽鞭子,做監督,放牛娃的角色里解脫出來呢?
很難。
但一旦你完成這個任務目標,你的組織會變得超級有戰斗力。
聽我講個故事,當年騰訊一直想做電商業務,劉強東聊了幾次,騰訊依然不肯放棄,把電商交給京東。
后來東哥去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去了,劉熾平在騰訊內部發力,要跟沒有東哥的京東打一打。
結果打了半年,京東的營業額還上去了,騰訊遂放棄了自己做電商的想法,把電商業務全部交給了京東。
萬叔覺得,還是要建立流程型,任務型組織。
首先工作是明確的,以成果導向驅動的,而不是領導安排的。
像我們公司做項目,就是項目任務驅動的,我們考核主要是兩個,第一是收款,第二是標桿差距度。
哪怕是客戶滿意了,如果你的方案和標桿有差距,也不能評為優秀,這是第1點。
第2點是從招人開始,就要招自驅力強的人。
萬叔越來越覺得這個時代,你會什么東西沒那么重要,因為你的技能有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但是學習能力和自驅力是極度重要的。
方向、能力、動力的成事三角形里面,動力是最難解決,也是最復雜的因素。
所以如果你招的人,是有自驅力的人,他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如果你招的是那種螺絲釘型的人,你不安排工作,他就會停在那里不動。
最后一點,就是獎懲要和結果強掛鉤。
萬叔的經驗,基本工資,或者說固定工資超過總工資50%的,大家的自驅力都會減弱。
只有低基本工資高績效的邏輯,才有驅動力,并且這個績效,要和工作結果強掛鉤。
必須得拉開差距,同一個崗位干得好的和干的不好的,能有一倍以上的薪酬差距,大家才有動力掙上游。
當然了,這些又涉及到很多細節的問題,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崗位,需求也不一樣,這里不一一詳述了。
最后還是強調一下,建立自驅型組織很難,也不是每個企業都需要建立這樣的文化。
而且組織內一旦有人躺平,很容易把辛辛苦苦建立的組織生態給毀壞。
最終還是要看成本收益比。
可以在評論區講經驗,聊教訓,探討探討,今天萬叔管評論區。
明天,以旅游的目的地,跟大家聊一下一個城市的發展,如果沒有政府管理驅動,會形成什么樣的生態?
有興趣的也可以點個贊,讓我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