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土拍結束了,當時覺得還是兜底為主,最終的表現雖然打了一些臉,但是打的也不多吧,下面聊聊。標題直接抄襲群友了。
土拍匯總
2025年第一場土拍,預計出讓7幅地塊,其中4幅純商,起拍總價16.15億。
結果:取消2幅,成交5幅,吸金11.15億。
分析:這場土拍開拍前就傳出保建國參與的各種消息,最終拿地情況,加上最近全國個別城市出現地王,看上去情緒面不錯。
最終開拍前,鼓樓純商住宅+晉安湖邊的超高層商業地塊都取消了,換言之大概率是沒人接盤。
首先是鼓樓純商地塊,保利天瓚北側,樓面價2.14W,便宜了4K,最終沒上架。
可能如同大家說的地塊太小,不好規劃開發。
只不過這是那個二內晉大哥常提到的二內鼓。
按照以往在這里打個洞,它也值錢。
現在鼓樓純商,居然和遠郊地塊面對一樣的場景。
宇宙核心現在看起來,多少和當年三江口喊出福州陸家嘴,帝封江喊出福州外灘一個味。
這時候鼓樓舊改還在推進,反對拆遷的聲音也不少,局面也沒有想象的順利。
原因也很簡單,不算老舊加裝電梯的老房子,住起來真不一定比那種高層鴿子籠的安置房差,加上目前安置期房,等拿到房,也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只能說這幅袖珍地塊,雖然條件可能是影響出讓原因,但是多少也反應出鼓樓的溢價并不多了。
接著是晉安湖邊的超高層商業用地,29.71畝,容積率4.68,規劃150米,樓面價3959。
這也就是一直縮水的晉安湖CBD,從價格來說,簡單對比一下,
地塊最北側也有一幅商業用地,即宗地2021-77號,當時被武漢南山華中投資有限公司+福建南山縱橫以底價5.51億競得,樓面地價4657元/㎡。
39.44畝,容積率4.5,限高150米。
對比來說,容積率差異不算太大,樓面價也僅少了不到700。
只不過2021年的市場和如今對比,也早已經不同。
加上這幅晉安湖壹號的地標,還被爆出停工等消息,福州目前的商業高樓說實話,誰建壓力都不小。
當然看到取消的情況,無非大家就會想會不會后面變成住宅地塊出讓?
畢竟晉安湖CBD也不是沒做過這種事情。
如果按住宅地塊計算,由于地塊緊鄰晉安湖,距離高架也遠一點,如果按容積率3.0,2W樓面價計算。
這幅地塊能吸金12億左右,對比目前的起拍價3.67億,能多賺接近9個億。
當然如果最終如此,那后續規劃的雙子星也可能就無了。
對于旁邊的天琴湖、攬湖郡而言,不知道這樣是算利好還是利空了?
意外的地塊
對于剩余的成交地塊,首先是二內晉的純商,被新榕以2.18億拿下,溢價2.8%,樓面價16183元/㎡。
這幅地塊當時是新榕和建發競價了幾輪才成交。
大家看到這幅場景都提出疑問,難得不用兜底,結果還是被本土國企搶走了。
也印證了標題,本土國企已經可以硬干建發了。
對于這幅地塊的拿地,解釋很多,有解釋是因為新榕在這一帶拿了幾個地塊了,再拿地保住自己的市場。
不管如何,至少這個場景的出現,也說明國企兜底也不是非常麻木,也是有一定自己的“市場化”。
可能很多人覺得沒有被保建國拿下都可惜,當然個人也這么覺得,僅僅因為建發拿地,還有機會恰飯,新榕那是只能喝西北風了。
不過在土拍市場打出自己氣勢,不算壞事,最少也要向市場灌輸,本土國企也不差。
相比于這幅地塊,緊接著五四北的低容積率地塊,起拍價9915元/㎡,被國貿底價拿下,才是出乎很多意外。
這幅地塊給的條件很多,容積率1.4,不限低,144以上可做第四代。
結果最終被國貿底價拿下,本土國企也沒進場舉牌,這樣的局面,屬實有點不太好看。
周邊的海棠映月、建發璟園,當初2.7-3W的售價,做到熱銷的場景,如今隔壁拍了一幅不到1W樓面價的低容地塊,二手看樣子更難賣了。
對于國貿在福州也很久沒拿地了,大部分項目也尾盤了,上一次拿地也是五四北,宗地2023-06號,觸發限價15%拿地,樓面價13130,容積率2.3,即國貿保利和頌錦原。
項目最終主打剛需產品,精裝2.3W,做到了高去化,算是這2年去化比較成功的新盤。
這樣對比下來,今天拿下的這幅,樓面價低了3K,容積率低了快一倍,它都能躺贏。
至于最終這幅地塊會怎么打造,個人老感覺還是聯合操盤,原因無非是這地價夠“便宜”。
最后一幅宅地就是金山住宅區,建總底價拿下,樓面價13842元/㎡,這一次左海沒有進來比拼。
建總也算深耕金山,金山北到高宅,再到真正的金山。
以前大家看到建發等拿地,會覺得以后會賣很貴。
如今大家看到本土國企拿地,好像也有了這個感覺,在高宅做改善,大家很多疑問,如果在這里繼續做改善,大家會覺得如何?
至少從目前來看,本土國企普遍定價都不低。
盤點總結
對于福州的土拍,整體來說雖然結果有點偏差,但是傳遞的信心還是依舊不足。
就在今天杭州又舉行了土拍,3天前濱江刷新地王7.7W,就在福州結束之后,建發以樓面價88029元/㎡,溢價率115%,成為杭州新地王。
無獨有偶,成都也是如此,就在昨天,還是建發以樓面價41200元/㎡,溢價率106%,成為新地王,而上一個地王還是3月11日的招商3.17W。
來到福州市場,福州地王是陽光城創造,宗地2016-11號,樓面價達到4.58萬/㎡,時間過去9年。
最接近的一幅,2023年底,建發3.8W拿下的高工舊改。
來到今天,兩幅地塊不到1公里的范圍,推出了樓面價2.1W的純商,然后它連上架的機會都沒有。
此外,杭州新地王,看信息是低密,周邊二手較高,來到今天的福州,五四北核心區,容積率1.4,旁邊兩個改善次新2.7-3W。
起拍價不到1W,當年建發璟園樓面價1.7W,海棠映月樓面價1.48W,全部因為限價才到這個價。
沒想到最終結果,更低的容積率,更好的條件指標,沒換來刷新五四北的地王,換來了核心低密不到1W的尷尬局面。
到底哪里出了錯,門外漢的我不得而知。
至少從樓市信心來說,2025年并沒有開好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