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梁永飛 通訊員 段瑞) 為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西安市灞橋區官廳小學開展了多樣的科學主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創造力。
《聲音的產生》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堂實驗過程中,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課上課下對聲音的探索,學生切身體會聲音的魅力所在!
探索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課堂上,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拍、揉塑料袋,讓塑料袋發出聲音;用手彈撥尺子、把手放在喉嚨感受,體驗并描述物體發聲時的狀態;敲擊音叉,接近水面,觀察水面的變化。通過親身體驗,同學們發現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課下,同學們準備好碗、食鹽、塑料袋等物品,進一步觀察“會跳舞的食鹽”,感受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
聲音的世界,真是奧妙無窮!無論是微小的振動,還是宏大的聲波,都蘊含著無盡的科學奧秘。讓我們用心聆聽,用智慧解讀,去揭開聲音世界的更多面紗,一起感受那份源自于自然的和諧之美吧!
當孩子遇見科學,世界變得奇妙;
當科學成為游戲,成長變得有趣。
該校將不斷探索和實踐,提升科學教學水平,
讓科學的小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讓科學的光芒照亮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