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烏克蘭媒體公布一段視頻,無人機攜帶雙管霰彈槍在空中追擊俄軍的偵察無人機,航拍機,在幾十米范圍內一打一個準,干掉不少俄軍的Zala偵察無人機。烏克蘭人在無人機方面落后一大截,在攔截方面是動了腦筋的。
俄羅斯的無人機科技公司現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他們痛定思痛,也弄出了自己的攻擊型無人機。克拉斯諾達爾的一家公司就邀請媒體進行參觀。
他們設計的武器部件配備的是12mm的獵槍管,射程可達20米左右,可以安裝在10英寸的四旋翼或者小型的固定翼無人機上,靠近對方的無人機開火。
為了減少發射的后坐力問題,他們開發了獨特的氣動后坐補償器,讓它在開火后保持穩定,不至于被后坐力破壞平衡掉落下去。
該部件有雙管,三管,四管,目前雙管和三管的已經小規模生產,雙管系統重1.7公斤,三管的重2.5公斤。所以一般的小型航拍機是有點問題的,怕扛不住后坐力,安裝在中大型航拍機則比較合適,或者固定翼無人機。
這套部件在各種條件下接受了測試,目前已投入到前線的使用測試中了。在戰斗中測試各方面的數據,不斷地完善和改進。
以前俄烏雙方為了打擊對方的無人機,有使用榴彈的,有使用樹枝的, 有使用電子干擾系統的,有撒網的等,雙方使用霰彈槍,直接將無人機的戰爭上升到了熱戰上。甚至后續雙方的無人機使用霰彈槍對攻,這都是有可能的。
一戰的時候,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活塞式飛機最早也是使用作為偵察,飛行員看到對方的對方按捺不住,使用手榴彈投彈對地攻擊,后續就改進了掛架,配備專業的炸彈;飛機之間作戰,首先就是使用手槍,最后就是加裝機槍機炮對射。
從2022年開始的俄烏危機,無人機幾乎走了一遍活塞式戰機從作為偵察機到轟炸機 ,再到戰斗機的一個歷程。在俄烏戰場,無人偵察機,投彈機,FPV,無人運輸機已是司空見慣,誰都不敢否定,在未來的某一天,天空作戰的會不會是無人戰斗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