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是中醫的一種理論,體內的“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行,“血”能滋養身體,也就是說氣和血可相互作用。一個人體內的氣血充足,就能維持體表的正常溫度,還能減少病毒入侵,提高免疫力。相反,氣血不足的人,身體就變虛弱了。
一個人氣血不足,3類食物不能貪嘴:
一、生冷食物不能貪嘴
中醫認為人的身體就如同一口鍋,而氣血就是鍋里的湯汁。經常吃生冷食物就像在鍋里倒冰水,這樣下去,湯就無法正常滾起來,自然身體也就不能變溫暖,甚至有些女性還出現了宮寒。
所以,想要補足氣血,建議平時要吃點溫補的東西,像小米、紅棗、桂圓等都不錯,但是也需要適量。
二、油膩辛辣的食物不能貪嘴
有些人吃東西只講究口感,油膩辛辣食物是很受歡迎的,像炸串、火鍋、辣條、麻辣燙、炸雞腿、油條等,這些食物吃進嘴里能滿足味蕾的需求。
眾所周知,人吃進肚里的食物需要脾來消化、吸收,而這些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氣血無法正常生成。
三、濃茶、咖啡不能貪嘴
茶、咖啡可以提神,有些白領每天都離不開這類飲品,但是濃茶、咖啡中有很多的咖啡因、茶堿,這些物質進入身體后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氣血就會出現虧虛,引發心悸、失眠,還有手腳冰涼的情況。
所以,有些人喝多了濃茶、咖啡會覺得身體很累,如果上班族經常加班,可以適量喝兩杯淡淡的綠茶水,也可以每天喝一杯沒有添加蔗糖的純黑咖啡。 當然,想要留住體內氣血,還可以經常喝紅棗桂圓茶、姜米茶等。
紅棗桂圓茶中的食材很簡單也很天然——4顆去核的紅棗、5個桂圓肉、3片薄生姜、少量紅糖。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在家經常煮紅棗桂圓茶喝,如果每天上班,沒有多余的時間做吃的,也可以選擇將這些食材用沸水燜泡15分鐘后代茶飲用。
姜米茶也是不錯的——所需材料更簡單直接,只需要大米和生姜。大米屬于五谷之一,含有豐富的淀粉,能為脾胃提供能量,滋養脾胃。
不去皮的生姜洗干凈,切成細絲,控干水分,鐵鍋燒干水分,不要放油,倒入大米后用小火慢慢炒,為了避免炒糊,要不停翻炒,看到大米有些發黃后加入姜絲,再炒5分鐘。
可以一次性稍微多炒制一些裝入密封的罐子,在干燥陰涼的地方存放即可。 因為大米炒成了焦黃色,用熱水沖泡后會發出淡淡的米香氣,可以起到醒脾開胃的效果。每次沖泡的時候,只需要取20g的姜米茶,倒入熱水沖泡5分鐘就可以開喝,方便快捷。
補充身體氣血,除了飲食上要引起重視以外,還可以經常在睡前泡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泡腳時水溫不能太高,沖泡時間也不宜過長,更不能泡到滿身大汗,因為津和汗同源,如果在泡腳時一次出汗太多,津血就會外泄,自然就會傷到體內的氣血,時間久了就可能出現氣血不足。
建議泡腳的水溫保持在42度左右,每次泡15-2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如果能夠在泡腳水里放上艾草、生姜、紅花等草本,泡腳的效果就會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