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能制作出絕大多數見到的東西。很多年前就已經有“人造蛋、人造肉”的說法。這不,最近又傳出市場上出現“人造米”了。
時至今日,人們對身體健康的問題越發關注,大部分人都有一個樸素的共識:僅說食物方面,天生的、自然生長的食物最好最放心,而“人造”的事物肯定不如它們。尤其是那些仿造出來的“人造食物”,更讓人不放心。
那么,到底有沒有人造米呢?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所謂人造米,就是指“淀粉類原料添加各種營養強化物質,用人工方法造粒、糊化、干燥制成與天然大米相似之顆粒”。
也就是說,報道說到的人造米并非捏造,而是確有其事。
簡單地說,人造米就是把各種淀粉類原料混合,再加入一些增稠劑、食用膠和工業香精,以此增加口感和香味,最后通過模具壓制成大米的樣子而成。
如果從簡單的營養組成來看,人造米和我們自己種的大米確實沒有差別,甚至還有可能略勝一籌。
因為普通大米的組成,無非就是碳水化合物為主,再加上一些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及無機鹽而已。用現在的科學水平,調制出這個組成輕而易舉。
但絕大部分的人造大米來自小作坊,他們從原料到工藝,都很難得到保證,很可能只是簡單地用淀粉來實現其形狀而已。缺少了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大米,如果長期被人當成主食,必將導致營養缺乏。
此外,從口感上來說,人造米畢竟是“再加工”而成,和普通大米的軟糯香彈可口比起來,也有巨大的差異。
我們現代人的口味那么刁,口感不好的米飯,必定就打擊食欲,從而也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知道了人造米的大概來由后,相信大家肯定有了個新的疑問:人造米對身體健康有什么影響嗎?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除了簡單的填飽肚子外,人造米里基本不含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如果長期用人造米當主食,必將導致營養不良的發生,從而削弱我們的身體素質。
其次,人造米多少都會含有化學添加劑,甚至可能存在不能消化的填充物,這類物質必定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從而更容易發生腸胃問題。
更主要的是,人造米的淀粉也基本是“再加工”的淀粉,進食后可能更容易影響人的血糖水平,甚至削弱胰島功能。
如果血糖水平原本偏高的人,人造米絕對是火上澆油,甚至出現嚴重并發癥的可能。
所以,目前市面上的人造米,我個人的意見還是避之為妙,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或許某一天科學技術成熟了,能夠造出完全媲美的“大米”,到時候再品嘗也為時未晚。
除了人造米之外,還有三種大米也要少吃:
1、含鎘大米:
鎘是一種重金屬,對身體健康有著極大地危害,一旦被不慎攝入,就會在人體的肝腎等中藥臟器里積蓄,達到一定水平時,臟器就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害。
在一些冶金塑料電子行業,鎘元素是不容忽視的存在,而近些年,一些傳統的大米產區的土壤也發現了鎘超標,這就需要我們更加引起警惕了。
我國銘文規定,每公斤大米中鎘的含量不得超過0.2毫克。
2、陳米:
陳米,并不是簡單的存儲時間太長的大米,除了儲存的時間外,還包括儲存環境不好,導致大米發生物理或者化學變化,從而營養素減少品質下降。
其次,陳米也更容易被黃曲霉素污染,這種物質可是高致癌物質。
如何辨別陳米,一是看二是聞,外觀上顏色發暗發黃,沒有光澤,米粒表面也有斑點甚至裂紋。
陳米聞起來,也有一種霉味。
所以,我們購買大米的時候,應該選擇顏色青白呈半透明狀,顆粒均勻,外觀光滑飽滿,帶有淡淡的米香的大米。
3、香精米:
某些小作坊在加工大米時,為了更引誘消費者,往往添加一些香精,聞起來似乎米香更加濃郁,其實仔細辨別的話,和米香還是有所區別的。
香精米看上去更光澤更誘人,聞起來也更香,但違規添加的香精,必定存在健康風險,長期進食的話,更有可能導致臟器受損。
總而言之,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大米,但“人造米”的出現,也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地提高自己的健康風險意識,才能更好地避免“病從口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