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這一被稱為“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于2026年7月1日起實施,標志著我國動力電池安全標準邁入“零容忍”時代。
安全標準再升級!
與2020年版標準相比,新規在熱擴散控制、機械防護、快充耐久性等核心領域進行了系統性升級,標志著中國動力電池安全監管從“被動防御” 轉向“主動阻斷”的新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與國際主要市場相比,中國動力電池安全標準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歐盟現行標準(如 UN R100)僅要求電池熱失控后提供10分鐘報警時間,而美國 UL 9540 標準則聚焦于儲能系統的火災防控,未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提出“不起火、不爆炸”的強制要求。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新規的特點具體表現為:
熱擴散測試的顛覆性變革是此次修訂的核心。原標準要求電池系統在熱失控后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提供逃生時間。而新規則直接將安全目標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并新增“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的強制要求。這一調整意味著電池系統必須從設計源頭消除熱失控風險。
新增的底部撞擊測試則針對我國復雜路況下的實際需求。標準要求電池包在直徑30mm鋼球以150J能量連續撞擊3次后,需滿足無泄漏、外殼不破裂、不起火或爆炸的要求,同時確保絕緣電阻達標。這一測試模擬了車輛行駛中可能遇到的底盤剮蹭、路面異物沖擊等場景,填補了原有標準在底部防護評估方面的空白。
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的引入回應了快速充電技術普及帶來的新挑戰。標準規定電池需先完成300次快充循環(SOC 區間20%-80%),之后再進行外部短路測試,且整個過程必須不起火、不爆炸。這一要求將倒逼企業優化電池材料體系,例如采用更耐高溫的隔膜、硅基負極等前沿技術,以應對高頻充放電對電池穩定性的影響。
對行業的影響:加快技術升級與市場洗牌
新規的實施將對推動技術創新與市場格局重塑。
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因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其商業化進程將會加速。同時,智能電池管理系統(BMS)的精準預警和控制能力也將成為研發重點,以滿足更嚴格的報警和熱擴散控制要求。
市場競爭方面,頭部企業的技術儲備優勢凸顯,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已在熱失控防護、底部防護結構等領域形成專利壁壘,而二線電池企業可能面臨技術升級壓力,部分技術實力薄弱的企業或將被淘汰。
有消息稱,二線電池企業改造成本超5億元,行業集中度或提升至CR3(集中度)≥80%,預計2027年整改大限前,30%產能面臨關停。
此外,供應鏈協同也面臨挑戰,新規實施后電池包結構設計與整車熱管理系統將深度協同,車企與電池供應商需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
可見,新規實施后,電動汽車自燃風險將大幅降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信任度有望增強,進一步推動市場滲透率提升。
2026年7月1日起實施!電動汽車電池新國標來了
2025年4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發布,將于2026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
本次修訂進一步明確待測電池溫度要求、上下電狀態、觀察時間、整車測試條件,技術要求從此前的著火、爆炸前5分鐘提供熱事件報警信號等,調整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報警),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等;新增底部撞擊測試,考查電池底部受到撞擊后的防護能力;新增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300次快充循環后進行外部短路測試,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
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發布,彈匣電池再升級
4月12日,廣汽科技日暨廣汽智能化安全峰會在廣州召開,以"安全"為核心主題并正式發布"星靈安全守護體系"。
埃安在電芯本征安全的基礎上,再為用戶多設一道保險,即彈匣電池的被動安全防護系統。埃安將電池包劃分為多個獨立艙體,艙間填充隔熱與吸熱材料。當單顆電芯發生熱失控時,熱量可被迅速鎖定并降溫,阻斷連鎖反應。同時在電氣設計上,埃安通過全鏈路防護,確保熱失控時,電池包不會短路,也不會因電氣系統失效而進一步擴大風險。此外,埃安的電池管理系統還具備全天候監控功能,實時監控車輛運行、充電及停放狀態,確保風險早發現、早處置。
南都電源783Ah超大容量固態電池重磅發布
4月10日,南都電源重磅發布783Ah超大容量儲能固態電池。這是繼成功研制30Ah全固態電池后,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南都研發團隊通過“柔性兩相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多層異質復合結構設計”及“電解質原位成膜”三大核心技術突破,實現了電池能量密度與安全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上汽首款全固態電池產品“光啟電池”將在2027年實現產業化落地
4月10日,在“2025上汽之夜”上,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正式宣布:上汽旗下首款全固態電池產品“光啟電池”將在2027年實現產業化落地,并應用于量產車型。
據上汽官方披露,“光啟電池”在關鍵性能指標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質量能量密度>400Wh/kg,體積能量密度>820Wh/L,單體容量達75Ah以上。
392Ah&415Wh/L,瑞浦蘭鈞發布6.26MWh儲能電池倉
4月10日,在第三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上,瑞浦蘭鈞發布392Ah儲能電芯及Powtrix 3.0版6.26MWh儲能電池倉。
392Ah儲能電芯能量密度達415Wh/L,設計可靠性高,沿用300+系列的成熟電化學體系,從源頭上確保了產品的高效開發和性能可靠,可實現12000次長循環壽命以及95%高能量效率。同時,392Ah電芯尺寸與300+系列相近,產線及工藝兼容性強,可高優率、短周期地實現大規模生產,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五菱神煉電池4.0發布
4月7日,五菱汽車舉辦“2025上汽通用五菱技術進化日”。會上,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總經理劉昌業宣布,為滿足用戶進一步對電池安全智能化的追求,五菱正式發布神煉電池4.0。
神煉電池4.0在主流800V、CTB技術之上,還創新開發了智能無線BMS技術,AI能量管理和智能溫控技術。首創3D多面立體熱管理,冷卻效率提升2.6倍。支持6C超充能力,充電七分鐘補電50%。此外,五菱通過材料制備工藝的創新,攻克了高性能錳酸鋰材料的應用難點,結合獨創的高安全結合設計和創新體系的復配技術,最終研發出了全球首款6C高錳電池“神煉電池 M”,整車純電續航可超1000公里。
全球首個鈉離子電池商用車解決方案發布
近日,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安徽省阜陽市發布全球首個鈉離子電池商用車解決方案,標志著鈉離子電池正式在商用車上應用。
該方案針對不同場景的差異化需求,提供“海星K150”“海星K210”“海星K280”和“海星K350”四款產品型號。前兩款產品專為短倒運輸場景設計,后兩款產品則精準定位于物流運輸領域的技術需求。該方案所用電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g,能在20—25分鐘快速完成100%充電,且快充模式下循環壽命仍能超過8000次,電池剩余電量測算精度能精準至2%以內,結合零下40℃至45℃寬溫域穩定放電的性能優勢,有效降低電池能量損耗,大幅提升電量利用率,為商用車提供全天候可靠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