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芯是突破內卷,構建真正面向TWh儲能時代的必然之路。
?圖源 / 欣旺達
采訪 / 劉莉 編輯 / 楊倩
來源 / 儲能嚴究院
儲能嚴究院
在這里 ? 讀懂儲能
在第十三屆儲能國際峰會(ESIE2025)現場,欣旺達動力以"全場景儲能技術領航者"姿態,攜覆蓋280Ah至600+Ah的儲能電芯矩陣強勢亮相。
通過自主研發的補鋰技術、AI閃疊工藝等創新突破,其最新600+Ah電芯將循環壽命提升至15000次,服務壽命達25年,使20尺集裝箱儲能容量突破6.8MWh,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下降18%,實現與光伏電站同周期服役,標志著儲能電芯正式邁入"光儲同壽"時代。
展會期間,「儲能嚴究院」對話欣旺達動力海外儲能產品研發總監魏臻,從技術攻堅、市場突圍到全球化布局,解碼大儲電芯躍遷背后的產業邏輯。
以下為訪談內容精編:
技術突破:大容量電芯的攻守之道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不少600Ah+大容量儲能電芯,欣旺達“欣岳”625Ah儲能電芯具備哪些優勢?未來會繼續向更大容量電芯進階嗎?
我們的625電芯具備3大亮點。第一,高能量密度,電芯能量密度達到426Wh/L,20尺集裝箱能量達到6.8MWh。第二,極致安全,我們在儲能領域非常領先地采用了“熱電分離”技術,2000V絕緣耐壓設計,極大地提升了安全性能。第三,智能化,我們在電芯制造中引入智能視覺檢測來探測PPB級的缺陷,在運行中實現智能安全預警,對儲能系統進行實時監控。
欣旺達625Ah電芯,實現了單電芯“精準2度電”,20尺集裝箱6.8MWh,AC側6MWh,同時短刀形態可以在系統中獲得很高的空間利用率。對于儲能電站來說,相比于314電芯的5MWh系統能量,意味著集裝箱數量可以減少27%,相應也減少了土建成本和集裝箱運輸成本,初期投資成本可以下降6%。因此是從系統需求分解而來非常有競爭力的一款電芯。
目前的600+Ah電芯在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實現了大跨步的提升,是一款里程碑式的產品。
這款電芯將在今年實現量產,進度在行業中非常領先。因此從產品迭代角度,我們估計近2-3年會維持在600+Ah電芯的階段。
目前,儲能業內掀起了下一代大容量電芯的研發浪潮,您如何看待這種發展趨勢?
儲能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產品迭代也進入非常激烈的程度。大電芯研發的難點,在于電芯尺寸做大之后,其散熱、熱失控安全、制造工藝等方面受到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們也相信大電芯是突破內卷,構建真正面向TWh儲能時代的必然之路,目前來看在中國及中東市場在加速。
欣旺達基于自身的體系積累與集成商協作,制定了600+Ah短刀電芯和常規方型鋁殼電芯兩條路線并行的最優策略。
在您看來,一款優秀的儲能電池應該具備哪些特征?
一款優秀的儲能電池,應該具備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高能效、低成本,貼近客戶在主流市場及地理環境的應用,符合構網型及長時儲能的需求,以及GWh級別高一致性的需求。
600+Ah電芯量產在產線切換、安全性能等方面有什么難點?一旦量產,600+Ah電芯會像314Ah電芯一樣快速滲透嗎?
600+Ah電芯相比于314Ah電芯,考慮到高能量密度的兼容、新工藝的導入,在安全方面,由于電芯尺寸變大,其散熱、熱失控氣體排出、過充等會有一系列挑戰。目前我們已經通過在電芯段通過熱電分離、創新的排氣架構等設計,攻克了相應的安全難題。結合系統的優化,將達到與314Ah/5MWh一致的安全水準。
量產之后,在一些特定的市場,例如占地面積要求高、高能量密度、成本要求苛刻的區域例如中國及中東,將會迅速地滲透。
市場變局:從價格戰到價值戰
電芯行業進入0.2元/Wh的無底線內卷時代,欣旺達如何應對儲能行業的共同挑戰?
當前儲能市場的價格戰本質上是行業從高速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必經階段;企業集中擴張產能,導致供需失衡,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雖短期擠壓利潤,但也加速行業洗牌,推動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全球化布局和生態整合構建競爭壁壘。
在產品迭代過程中,企業可能會為了清理庫存,以極低價格參與競爭,甚至低于生產成本。但這種低價甩賣是不可持續的,毫無利潤可言,不可能長時間維持。所以,這類企業會慢慢退出市場。
最終留在市場上的,是那些能夠做出優質產品且保持盈利的企業。經過這個競爭激烈的過渡階段后,行業將會進入一個穩定、成熟且盈利的發展時期。欣旺達一直致力于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確保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以應對當前行業面臨的挑戰。
2024年,欣旺達動力儲能電池出貨占比整體有什么變化,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4年,欣旺達儲能電池出貨量較2023年實現了顯著的飛躍增長。這一成績主要得益于314Ah儲能電池的卓越性能與出色品質,成功與國內頭部集成商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
除了鋰電技術外,長時儲能的液流電池以及鈉電、固態電池等新技術方面,欣旺達是如何布局的?
儲能技術是多應用場景、多元化的技術。欣旺達在多種儲能技術上都有所布局。在8h長時儲能領域,欣旺達正在開發專用的長時儲能鋰電池,提升能量密度,降低成本。
在鈉電池和固態電池方面,有很完整的團隊在開發和試量產,今年已經有樣品試制成功,在各種展會上都有展出,計劃在未來逐步實現量產。
對于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方面,公司有何更好的意見或建議?
建議設立“歐盟新電池法專項基金”,對通過UL1973、IEC62619認證的企業給予獎勵;建議政府主導成立國家級儲能技術研發平臺,聯合企業、高校攻關鋰電池安全性提升及回收技術等瓶頸。例如,對儲能材料創新項目給予專項科研經費支持,并建立技術轉化激勵機制。
對于不同電站,建立公開透明的運維數據分析和可靠性評估機制,將有利于真正好的電芯、系統集成商的推廣與價值提升,有助于國家電化學儲能良性健康的反內卷發展。
行業洗牌期,企業勝出的關鍵是什么?
五大核心能力缺一不可:①核心技術壁壘與持續創新能力;②產業鏈垂直整合與成本控制能力;③場景化解決方案與數字化賦能;④全球化生態構建與風險對沖;⑤長期主義戰略定力。
出海縱深:全球化生態構建
面對國內外同時發生的市場大變局,預計今年儲能市場整體增長趨勢如何?欣旺達將如何應對?
136號文取消強制配儲后,國內市場短期訂單波動,但長期看市場化交易將激活儲能價值,推動儲能從“強制配儲”轉向“按需配置”,加速行業洗牌,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欣旺達從資金與技術儲備上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積極應對行業周期波動。
歐盟電池法案出臺,對投放歐盟市場的電池在有害物質、碳足跡、再生原材料、電化學性能和耐用性、可拆卸性和可替換性、電池廢棄物管理、標簽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出口歐洲帶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機遇是并存的,我們把電池法案當作公司提升能力的新機遇。
欣旺達做了三點應對:①與西門子合作開發“電池護照”平臺,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數據透明化,滿足歐盟CBAM要求,2024年已為出口歐洲產品提供標準化碳核算模板。②供應鏈低碳化:要求上游供應商提供碳排放數據,推動全產業鏈綠色轉型。③建立退役電池智能化回收網絡,開展梯次利用,降低原材料依賴并減少碳足跡。
受美國114.9%儲能電池稅率(2025年4月9日生效),中國企業出口成本大幅上升,短期市場份額可能收縮。但美國本土供應鏈建設需3-5年,中國供應鏈和技術仍是不可替代的。
當前儲能企業正在集中出海、探索更多機遇,電芯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會面臨哪些威脅?
威脅主要有:全球貿易壁壘的加劇,未來關稅的不確定性;下游開發商、集成商的風險向上游傳導;國內競爭逐步向海外蔓延,有些同行采取激進策略,導致海外項目利潤走向低點。
對于出海,在美國關稅大棒下,欣旺達動力有哪些新思考,對中國儲能企業應對策略的核心建議是什么?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們認為核心在于以技術創新筑牢競爭壁壘,以多元布局增強抗風險能力。具體而言:
持續深化全球化戰略,
通過在目標市場建設銷售中心、基地等方式,實現"本地化研發+全球化供應鏈"體系。目前欣旺達匈牙利、泰國、摩洛哥等海外基地項目加速建設中,形成了覆蓋亞、歐、非三大洲的制造網絡;
構建多元化市場矩陣,
除了繼續深耕國內市場外,加快拓展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業務;
強化合規體系建設,
從產品認證、數據安全到ESG標準全面接軌國際規則。建議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中國儲能企業可以通過優化合同條款、加強風險管理、積極與客戶溝通等方式,降低貿易風險,保障自身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