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從AI芯片里的“隱形骨架”,到新能源電車里的"安全心臟",河南正用創新重塑生產與生活方式,《重點項目進行時》系列報道,今天來看河南重點項目的“含新量”。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王琳:我手里拿的是一根由超細玻璃纖維制成的電子紗線,最細的直徑只有4微米,相當于頭發絲的幾十分之一。這么細的一根紗線,里邊其實有100根玻璃纖維。這些細絲在車間被織成電子紗布后變得輕透薄亮,我的掌紋都看得很清晰。
當脆弱的玻璃被拉成細絲織成電子布,性能便實現了質的飛躍,拉伸強度是超高強鋼的2.5倍,還有更好的信號傳輸和更強的電路支撐等。這種改變,不僅讓它成為手機、電腦等不可或缺的元件,更成為5G通信基站、AI芯片、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關鍵材料。
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海鵬:(我們)攻克100余項工藝難關,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尤其(是)自主研發的低階電超細電子級玻璃纖維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高端電子領域用低階電材料的空白,實現了產品的迭代升級。
眼下,光遠新材已進入全球頭部電子材料供應鏈體系,核心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為搶抓市場機遇,企業在省市相關部門支持下,正在加緊推進實施電子材料產業園項目的二期工程,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優化產品結構,力爭年底具備投產條件。
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海鵬:兩期投產以后,光遠的低階電產品,可覆蓋用于高頻通訊、AI算力設備的幾乎所有覆銅板頭部企業,有助于實現我國高端電子領域用關鍵電子材料的自主可控。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王琳:同樣以技術創新領跑行業乃至全國的還有多氟多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多氟多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生產車間,這里一天就能生產出13萬顆電池。大家看我手里的這兩個圓柱形電池,從外觀來看,幾乎一模一樣,但奧秘就藏在底部這個瓶蓋大小的區域,多氟多自主研發的雙向泄壓閥。
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 張雪利:電芯即使達到230度也不會出現燃燒、爆炸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公司是首家開發了易拉罐式雙向防爆功能的電芯。
看似微小的專利技術,在這顆電池上就有121項,還有獨創的“熱電分離”結構,將發泡結構膠填充在電池之間的縫隙里,就像在電池間架起防火墻,即使單顆電池發生熱失控,發泡結構膠也能隔絕熱量傳遞,保證了電池安全。
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飛:這個創新上我們有100多項的專利技術,是目前國內、國際上最先量產技術的第一個廠家。唯有靠不停地不竭地創新,往前去做,才能夠一直維持我們的這種優勢地位。
多氟多自主研發的產品,被廣泛應用在電動汽車、國內外儲能領域,動力電池裝車量穩居全國前列。僅用了三個半月的時間,一期項目建設便已全部完工投產,每天的產能可達16萬顆。目前,二期項目正在規劃中。
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飛:單就這個圓柱(電芯)來講,一年大概做到30到40個億的收入。國內、國際前十的移動戶儲廠家,都是我們的用戶。
從大國重器的硬核科技到街頭巷尾的民生標配,每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技術的創新。河南以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核心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提升產線科技含量。今年一季度,河南項目的“含新量”占比持續提升,新興產業項目占比達到56.7%,共實施新興產業項目357個、總投資達1.6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60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