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領導人訪問馬來西亞,效果良好,成果豐碩,達成多項雙邊合作協議。中馬現在重要的是通過戰略對接,打通東西交通主動脈,完成馬來半島東海岸銜接鐵道計劃。從西海岸的巴生港口到東岸沿線的哥打答魯等幾個港口,好處是多方面的。
(1)這是一條耗資500億馬元的鐵路,馬來西亞和中國雙方的收益都很多
可以加快馬來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經濟融合,在一部分程度上提供馬六甲海峽的替代交通路線。中國銀行提供投資借款,而馬來西亞方只需要負擔15%的融資責任。中國公司來負責總建,但是一半的工程項目要發包給馬來西亞當地的公司,鐵路的建設將需要架橋、通隧道、鋪路、建火車站等等很多工程,價值100多億的生意會在當地拉動很多就業機會。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生產鏈、供應鏈也會得到改進和升級,不僅在建筑鐵路過程中,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中國也會長期得益。
(2)中馬走近,有助于聯手抗御特朗普的關稅戰霸凌
特朗普玩關稅戰霸凌,和中國產業鏈關系密切的東南亞國家都是重點對象。中國和馬來西亞開展經濟合作,有助于雙方聯手維護自身經貿正常發展,減輕美國關稅戰造成的壓力,讓美國陰謀“撲空”。
(3)加強中馬關系有助于消弭“馬六甲困境”。
馬來西亞緊鄰馬六甲海峽,那可是國際戰略通道。中馬接近不但可能提供一條馬六甲海峽在特殊情況下的替代通道,也將中馬兩國的關系捆綁為利益共同體。新加坡地位重要,但是地理規模很小,對馬六甲海峽運輸通道有戰略性影響的國家還有馬來西亞和印尼。中國和馬來西亞結成如此緊密的經濟合作,可以大大減輕中國在戰時的馬六甲海峽運輸壓力。
美國人在新加坡有樟宜海軍基地。臺海地區一旦發生軍事沖突,一旦美國卷入,很可能出現封鎖與反封鎖作戰。中國海軍可能對臺灣進行封鎖,美軍可能通過封鎖馬六甲海峽來制造反封鎖威懾和阻遏。當然馬六甲海峽是國際重要通道,受國際法保護,即使是美國輕易也不敢進行封鎖。但是,戰爭行為一向是國際法的潛在破壞因素,預測戰爭形勢發展必須往最壞處做準備。
(4)標志著中國在東南亞大陸部分的戰略布局取得重要成功。
前段時間中國和柬埔寨正在加強戰略伙伴關系,本月初已經開始運營兩國共享的云壤海軍基地,中國海軍可以利用的云壤保障基地比海南島距離馬六甲海峽更近。馬來西亞同樣是南海國家,中國和馬來西亞、柬埔寨都加強伙伴關系,有助于穩定南海局勢。未來中國在東南亞的重點布局將能連成一片,有朝一日若能在馬來西亞也取得海軍??奎c甚至供應站,則“馬六甲困境”徹底不復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