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是中醫理論,一般來說濕氣有兩種,一是來自于環境,另一個是因為人體氣機運行緩慢。如果人體內的濕氣越積越多,沒有及時進行調理,會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損傷,對健康產生很大威脅。
所以,如果體內濕氣較重,在平日里就要多注意以下3件事,以免加重濕寒之氣。
1、注意環境
人所處的環境如果濕度較大,就要想辦法做好室內除濕,因為一個人長期處于濕氣重的環境中,濕氣會慢慢進入人體,進而加重濕氣。
同時,床上用品也要保持清潔干燥,畢竟人每天有大約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如果每天蓋著潮濕的被子,濕氣透過皮膚進入體內,濕氣也就找上身了。
如果所住的地方濕氣很重,可以多開窗通風,也可以在房間準備一個除濕器,讓房間保持適當的濕度,有利于清除身體中的濕寒之氣。
2、注意飲食
中醫認為,想要去除體內的濕氣,飲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畢竟寒涼生冷的食物吃多了,到了身體里面就會損傷人的脾胃。
眾所周知,脾胃主要負責運化水濕,如果脾胃受到損傷了,人體中的水濕代謝就會受到影響,時間長了,就會在體內大量積聚,從而形成濕氣。
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少吃一些生冷寒涼的食物,尤其現在馬上要進入夏天了,天氣變得炎熱,冰淇淋就受到了眾多人的喜歡,但是身體中的濕氣太重,就不能過量吃冰淇淋,避免傷害到脾胃,加重濕氣,引起胃痛、腹瀉等不適癥狀。
其實,不管是什么季節,濕氣重的人,都適合吃一些溫性的食物,像紅豆、薏米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如果時間充足,不妨經常用紅豆、薏米都粥喝。
薏米也叫薏苡仁,它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利腸胃、健脾除濕,還可以消水腫。紅豆也有人稱它為赤小豆,這也是一種有利于消腫除濕、健脾益胃的食物,如果經常煮紅豆薏米粥吃,還對減肥有一定的幫助。因為是天然食品,所以對身體的副作用很小。
3、注意作息
一個人想要身體健康,減輕體內的濕氣,作息一定要保持規律,拒絕熬夜。因為一個人如果長時間熬夜,人體生物鐘可能出現紊亂,褪黑素和皮質醇的分泌量會受到影響,一旦分泌量出現異常,免疫力會隨之下降,濕氣更容易入侵身體。
同時,熬夜還會加快一個人的心率,促使血壓升高,日子久了,心腦血管系統的負擔就會越來越重,對健康造成威脅。
另外,一個人長時間睡眠不足,肝火會加重,可引發口干舌燥、長痘便秘的現象。而體質偏寒的人,每天睡覺太晚,睡眠時間太短,會耗損身體中的陽氣,出現怕寒怕冷,手腳冰涼的情況。
想要改善睡眠,緩解手腳冰涼的現象,可以經常用熱水泡腳。睡覺之前一小時,用42度左右的熱水泡腳,可以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濕氣排出的速度,清除體內的濕寒之氣。
但是泡腳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情況下不超過20分鐘,每次泡到身體有微微出汗的感覺是最好的,但是出汗過后,要記得喝一杯200毫升的溫開水,及時補充體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