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苗難求”的網紅疫苗到賣不動,HPV疫苗在國內總共也就用了不到十年。
自2024年上半年以來,全國包含湖南、陜西、重慶、廣東、北京、浙江、上海、河南、內蒙古在內等22個省份、直轄市及自治區,均陸續啟動了多樣化的暑期HPV疫苗接種專場及綠色通道面預約活動,預計將覆蓋超3200個接種點門診。一系列活動不僅鼓勵母親帶女兒一起同行接種,還特別推出了師生同行等專場接種服務。
與過往社交媒體上“一針難求”的吐槽聲相比,HPV疫苗的接種情況似乎已是大變天,這也明確表明了這一市場的供求關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公開數據上看,國內主要三家銷售HPV疫苗的公司業績在今年上半年都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其中,智飛生物實現營收182.58億元,同比下降25.31%;實現凈利潤22.34億元,同比下降47.55%;沃森生物實現營收14.33億元,同比下降33.88%,實現凈利潤1.7億元,同比下降62.53%;萬泰生物實現營收13.66億元,同比下降67.19%,實現凈利潤2.6億元,同比下降84.7%。
很奇怪,明明全國還有2.5億適齡女性沒有接種HPV疫苗,宮頸癌防治目標遠遠沒有達標,怎么疫苗就賣不動了?
還記得五六年前朋友圈盛況嗎,女生不是在搶疫苗,就是在去搶疫苗的路上,醫院放號堪比雙11秒殺,黃牛代搶費一度炒到了8000,還一苗難求。
更夸張的是,有人會專門打飛的去海南、香港、韓國打針,加上機酒和買買買,小小一支疫苗,竟然拉動了地方經濟。比如,2019年,海南甚至有商家推出“打疫苗+度假”的健康游;2021年,深圳出現42萬人參加HPV九價疫苗搖號,41.3萬人陪跑的“盛況”。
現在,黃牛沒了,庫存壓著,廠商暫停供貨,曾經的財富密碼現在成了財富刺客。
HPV 疫苗銷售遇冷由多因素導致。
價格方面,“太貴了”“花錢”“沒錢”等反映出其費用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獲取渠道上,“國內”“國外”“預約”“排隊” 體現出供應與接種程序存在問題。心理認知中,“副作用”“感染”“有問題”使人們產生擔憂,且“不想”“強制” 反映出抵觸情緒。性別和社會觀念上,“女性”“男士”等表明性別針對性和 “開放”“性生活”相關社會觀念影響接種。
但是,最最重要的還是年輕人徹底悟了,資本以愛之名為男女設下的消費陷阱失靈了,明明是科學防病,九價疫苗營銷卻總在用情感綁架消費,把疫苗包裝成男生戀愛的入場券,什么愛她就帶她去打九價疫苗,她好我也好。
明明是自己的健康,卻非要轉嫁到男性的錢包上。
另外,人乳頭瘤病毒攻擊部分男女,疫苗的接種宣傳卻完全忽視了男性,15歲少女感染高危HPV的科普滿天飛,男性同樣會成為HPV攜帶者,并因此增加患病的風險,這些信息卻被資本選擇性忽略。
要知道,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數據顯示,由HPV病毒引起的癌癥超過4/10發生在男性中,每年有超過1.4萬名男性患上由HPV引起的癌癥。
如此營銷,最終引來了反噬,一方面,男性開始拒絕被資本利用,不再愿意成為女性接種疫苗的ATM機,特別是默沙東推出的男性四價疫苗之后,男性意識到病毒不分性別,并理智質疑為何過去社會要把疫苗集中的經濟責任,試圖單方面的轉嫁到男性身上。
另一方面,女性主動反抗資本制造的健康焦慮,年輕人算起了經濟賬,與其多花3000塊錢預防5%的癌變風險,不如每年做宮頸癌篩查更省錢。
從一苗難求到庫存壓頂,HPV疫苗的過山車行情給所有行業上了一課,別把消費者當韭菜,性別敘事雖然能夠短暫的制造狂歡,透支的卻是長期的信任。與其鼓吹女性打疫苗,不如多宣傳讓男性也打疫苗,對自己也對另一半負責。
據悉,目前全球已有包括英國、美國等近一百個國家已批準男性可接種HPV疫苗。而在國內,默沙東在2022年前后就已在國內啟動期九價HPV疫苗的男性臨床試驗,具體是在9-19歲中國男性中預防由人乳頭瘤病毒6、11、16、18、31、33、45、52、58型引起的生殖器疣、陰莖/肛周/會陰上皮內瘤變、陰莖/肛周/會陰癌、肛門上皮內瘤變、肛門癌和持續感染。
根據Statista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男性對于HPV疫苗的關注度只有53%,低于女性的84%。即使是推行了十年免費接種政策、全球接種率全球最高的澳大利亞,男性接種率也不足4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