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運勛
(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農村彩禮轉移具有十分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其中之一就是通過彩禮公開在地方社會獲取臉面。比如在豫東和皖西地區,彩禮要以現金的形式擺放在訂婚現場,現金越多越能體現出兩家人的臉面,俗稱“夸富宴”。在河南中部某地調研發現,早年間當地也有公開彩禮的習俗,不過近年來這種公開展示和議論越來越少,彩禮從“公開展示”轉變為“隱匿轉移”,即“高額彩禮隱匿化”。
近年來,彩禮金額逐年上升,從90年代的幾千元不等上升到當下的十萬元左右,個別地區甚至已經高達三四十萬元。然而,彩禮金額增長多少倒不是重點,重點是彩禮增長速度遠遠高于農民家庭的收入增長速度。受農村適婚青年性別結構失衡以及傳統“傳宗接代”思想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彩禮金額逐年上升的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農村適婚青年性別結構失衡主要是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由計劃生育政策所帶來的“男多女少”;二個是受城鄉差異和區域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大量農村適婚女性流出,這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地區“男多女少”的性別結構。女方基于性別優勢,會加大對男方的篩選力度,提高彩禮要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另一方面,“結婚成家”、“傳宗接代”等傳統價值觀念在農村地區依然普遍存在,農民家庭(尤其是男方家庭)依然具有強烈的婚姻締結沖動。為了在“男多女少”的性別結構當中順利締結婚姻,男方家庭愿意通過提高彩禮金額等方式獲取競爭優勢。這是高額彩禮居高不下的結構性原因。
近年來,農村彩禮要價(尤其是高額彩禮)面臨著越來越重的道德壓力。首先,農村彩禮金額逐年上漲,并超出農民家庭的支付能力。為了順利締結婚姻,農民家庭通過“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等生計模式增加家庭收入,同時通過省吃儉用(尤其是父代)降低家庭消費支出。縱然如此,在面臨巨額婚姻締結成本的時候,農民家庭不得不去借貸。在這種情形之下,高額彩禮要價顯然會增加男方家庭的經濟負擔,尤其是男方父母的經濟負擔,他們甚至為此還要背上債務。其次,高額彩禮作為移風易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政府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從政府的角度來說,高額彩禮不僅直接增加農民家庭負擔,影響地方社會和諧穩定,還會間接影響到婚育率,這關系國家人口戰略可持續發展。所以各級政府通過法律、政策和新聞輿論等方式加大對農村高額彩禮的治理力度,高額彩禮要價的社會合法性越來越受到沖擊。此外,彩禮糾紛的司法解釋越來越清晰。于是,彩禮在實際轉移過程中,從公開化逐步隱匿化,不管是女方家還是男方家,他們對彩禮金額諱莫如深,地方社會對此也是捉摸不透。顯然,農村婚姻締結對彩禮經濟屬性的重視程度并沒有降低,不過他們擔心高額彩禮所帶來的道德法律壓力,所以才會隱匿彩禮金額。這帶來的問題就是無法準確了解農民婚姻締結中的彩禮金額,從而加大了農村彩禮治理的難度。
從當事人的角度來說,隱匿彩禮有非常現實的考慮:首先,女方家不愿意公開彩禮金額。女方作為彩禮轉移的接受方,面臨的法律道德壓力最大。尤其是在地方社會結構依然完整、社會輿論依然發揮作用的情形之下,彩禮要價越高,女方的道德壓力就越大,他們不愿意承擔“賣女兒”、“不通情理”等輿論壓力。其次,男方家也不愿意公開彩禮金額,或者把彩禮金額往少了說。對于男方家庭來說,高額彩禮基本上與負債掛鉤,彩禮金額越高越會顯得他們沒本事,所以他們也不愿意提及彩禮金額。為了保存臉面,他們會用一個遠低于實際彩禮的數字應付地方輿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