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印發了關于沈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表示此“規劃”已經獲得國務院批復同意,要求相關部門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全文一共分為14個章節,總計152條,共54017個字,從生態環境到人居品質,城市空間建構到歷史文化風貌,基礎建設到區域協同發展,多個領域層層滲透。
其中,關于沈陽在區域交通建設方面,提及了7條綜合交通走廊,分別是沈陽-大連、沈陽-盤錦、沈陽-哈爾濱、沈陽-丹東、沈陽-撫順、沈陽-阜新、沈陽-康平。
而在每條線中,又細分了在建和規劃的方案,比如:
沈遼鞍城際、秦沈高速(在建)、遼中-遼東灣新區高速(規劃)、沈鐵城際(規劃)、沈鐵二號線-沈新產業開發大道、沈白高鐵(在建)、沈吉鐵路、沈撫城際、玄菟路-沈撫二號公路(規劃)、新民-阜新高速(規劃)、沈黑線(規劃),以及沈金鐵路(規劃)。
那接下來,我挑幾個重點的線路和大家講一講。
首先,沈遼鞍城際鐵路
這條城際鐵路屬于沈陽經濟區“一核五帶”交通網的重要一部分,貫穿連接沈陽、遼陽、鞍山、營口,未來可能納入沈陽都市圈城際鐵路網。
重點的是,根據《遼寧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9年版)》相關內容提及,沈遼鞍城際鐵路將引入桃仙機場站,與地鐵K2快線共同構成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實現高鐵、城際鐵路、地鐵與航空的無縫換乘。
2024年12月,沈陽桃仙機場配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啟動招標,明確將在二跑道下方預埋沈鞍城際鐵路(即沈遼鞍城際鐵路的一部分)隧道和地鐵K2線隧道。
目前,桃仙機場第二跑道(4F級,3800米)正在推進建設,計劃2025年全面開工。由于沈遼鞍城際鐵路和地鐵K2線需下穿第二跑道,而國內尚無跑道建成后再下穿的先例,因此必須提前實施軌道預留工程。目前,沈陽市已成立專班推進該工程,并委托設計單位研究線站位方案。
沈遼鞍城際鐵路建成后,將連接沈陽南站和桃仙機場,使遼陽、鞍山等城市1小時內直達機場,提升都市圈通勤效率。二跑道和城際鐵路的協同建設,將推動桃仙機場向東北亞國際航空樞紐邁進,并促進臨空經濟區發展。
第二個,秦沈高速和沈白高鐵
一期工程,丹錫高速至沈陽繞城高速段,已于2025年3月30日開工,阜新高速與新阜高速也同步開工,預計2028年通車。二期規劃力爭2025年內開工,進一步完善京哈走廊交通容量。
而沈白高鐵目前正在加速建設中,預計10月通車,開通后列車的運行軌跡近乎于直線北京、沈陽至長白山,最短旅行時間將分別為4.2小時和1.6小時。
線路由沈陽北站向東引出,沿線經過沈陽、撫順、通化、白山、延邊、長白山等,終點為在建敦白客專的長白山站,其中,在撫順的站點撫順北站,將于2025年5月30日更名為“撫順站”。
第三個,沈撫城際鐵路
2009年7月建成通車,但在2017年9月21日就已停運,2023年9月官方消息確認沈撫城際鐵路將恢復通行,項目總投資約12.5億元,主要對既有線路進行改造升級,以滿足城際列車開行條件。
2024年6月,遼寧省專題會議提到,沈撫城際鐵路(蘇撫線)將進行公交化改造,采用地方政府租用國鐵基礎設施的形式實施。
那到底什么時候能恢復呢?由于前期工作仍在推進,實際恢復時間可能比原計劃有所延遲,在2025年可能有望實現,希望放在下半年,具體開通時間,仍需等待官方最終公告。
沈撫城際鐵路恢復后的運營模式,將采取公交化運行,類似地鐵的高頻次、短間隔運營模式,票價預計比此前更低。車輛為現代化的動車組(如CRH6S市域動車組),提高舒適度和運行效率。同時,加強與沈陽地鐵網絡的銜接,如與地鐵2號線、9號線等換乘。
另外,玄菟二路(金楓街-伯官大街)計劃2026年Q2開工,2028年Q2完工。沈撫二號公路續建中,沈陽段13.88公里,雙向六車道一級路。
作為沈陽現代化都市圈的重要交通項目,恢復后的城際鐵路將加速沈陽與撫順的經濟、社會一體化。目前沈撫間主要依賴“雷鋒號”客車和自駕,鐵路恢復后將提供更高效的出行選擇。
第四,沈鐵城際鐵路(輕軌)及其他
目前處于前期籌備中,項目已納入《沈陽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2023年獲批),但尚未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2024年,沈陽啟動沈鐵二號公路(產業開發大道)建設,被視為城際鐵路的公路配套工程,連接沈陽與鐵嶺,屬于沈陽經濟區公路網的一部分。
鐵嶺市在“十四五”交通規劃中提出“預留沈鐵城際鐵路通道”,但未明確時間表,若前期工作加速,最快可能在2025-2026年啟動可行性研究,但通車至少需5年以上(2030年后)。
至于沈金鐵路,可能連接沈陽至康平、金寶屯方向。而沈黑線、遼中-遼東灣新區高速,則被視為沈陽都市圈鐵路網規劃。通過加密京沈大通道、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等,強化沈陽與京津冀、遼中南城市群(如大連、長春、哈爾濱)的聯動,推動產業協同和資源共享,實現“都市圈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
路通則人通、物通、財通
綜合交通走廊的建設,將大幅提升沈陽都市圈的通勤效率和經濟聯動性,正是沈陽構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高效、多層次的交通網絡,推動沈陽在東北振興、對外開放和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核心作用。
這一體系將助力沈陽實現2035年“高質量發展全國典范”和2050年“東北亞領先城市”的目標,并支撐沈陽“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的定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