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記述當代書畫名家葉顯明先生,他1955年生于安徽南陵,葉顯明詩書畫兼修,善行草,代表作有《沁園春·雪》等。繪畫探究黃山畫派技法,作品《黃山行旅圖》系列等各有特色;花鳥栩栩如生,水墨畫蝦別具一格,解決了質感和動感問題,還常畫“半只蝦”營造意境;墨蘭融合了傳統與哲思。他對詩詞情有獨鐘,有千余首作品,題材廣泛。其作品刊載于眾多刊物平臺,多次展出并被收藏,獲高度評價。葉顯明以“一畫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核心藝術觀,將詩書畫融入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
我與葉顯明先生相識多年,之前他是黃山山水國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現為名譽院長。葉顯明,字曉昌、一然、乙未子;號愚人、塵客、蝦道人、拙夫子、大工山老民、南山居士;齋號愚人堂、寒香軒、南山書舍、梅香居等。他1955年出生于安徽南陵,在安徽黃山區生活居住長達三十多年,這片鐘靈毓秀之地滋養了他的藝術生涯。早年的軍旅歲月,錘煉出他堅韌不拔的意志;農林生產、小學執教時光,使他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與感悟;輾轉蘇、粵、青、瓊、桂等地從事工程管理工作,讓他領略到各地人文風情,為他的藝術積累了素材。
葉顯明自少年時期便與詩詞、書畫結下不解之緣,一生堅持詩書畫兼修。平生潛心探究格律詩詞、行草、國畫山水、蝦、蘭、竹等。數十年不懈怠,作品頗有卓見。著有《愚人吟》《葉顯明詩文選》《葉顯明書畫作品選》《葉顯明藝術觀》《葉顯明畫論文稿》,曾主編《黃山詩詞專輯》等。
翰墨飄香,筆走龍蛇寫春秋
“書家常伴窗前月,寒墨勿沾世外塵”。葉顯明是一位虔誠的修行者,書法崇尚二王、懷素、林散之等名家。數十年筆耕不輟,苦心臨習《蘭亭序》《圣教序》《自敘帖》《書譜》等經典之作,汲取歷代名家書帖精華。勇于探索標準草書法則,不斷突破自我。
葉顯明書法作品《誡子書》諸葛亮 《陋室銘》劉禹錫
葉顯明善行草,其行草作品以線條流暢自然、節奏韻律感強烈而著稱?!肚邎@春·雪》《陋室銘》《戒子書》《觀滄海》《自題詩》等都是他的代表之作。在創作《沁園春·雪》時,他將毛澤東詩詞的豪邁氣概與草書的奔放灑脫完美融合,用筆豪放不羈,內擫外拓兼施,剛柔并濟;如駿馬奔騰,氣勢磅礴;結體跌宕起伏,似山巒連綿,錯落有致,充分展現出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和較高的藝術水準。
丹青繪韻,墨染山川展豪情
繪畫,是葉顯明表達內心世界的獨特語言。他十分注重“五筆、七墨”的運用,遵循“六法、六要、六長、三病、十二忌”的范式,始終秉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核心藝術觀,畫自己心中的畫。他的國畫山水,線條粗獷有力,水墨交融、渾然天成,構圖跌宕起伏、層次豐富,讓人仿佛置身于山川之間,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與神奇。
葉顯明繪畫作品《黃山行游之二》《山雨欲來》
葉顯明先生平生苦心鉆研黃公望、石濤、黃賓虹、“四王”及歷代名家畫論與法則,著力探究黃山畫派深度技法,不斷踐行,不斷解決矛盾,在傳統與時代間找新的融合。他的《黃山行旅圖》系列作品,以黃山為主題,生動地展現了黃山奇峰、云海與松石的壯麗景觀。畫面經營疏密有致,墨色層次豐富,既體現了黃山的雄渾氣勢,又融入了文人畫的詩意之韻,讓人仿佛能聽到山風的呼嘯,感受到云海的涌動?!渡接暧麃怼贰饵S山桃花源》,以黃山為場景,山體皴法借鑒宋.李成、范寬及黃公望、董其昌的“披麻皴”“斧劈皴”“折帶皴”“雨點皴”“釘頭皴”和黃賓虹的積墨法等,結合黃山畫派的粗獷線條,形成剛柔并濟的視覺效果?!饵S山之韻》則以簡潔的線條與淡墨渲染,表現黃山云霧繚繞的意境,山體輪廓剛勁有力,云霧用“留白”與“濕墨暈染”相結合,凸顯黃山的神秘與空靈。《江南臥旅圖》《皖南行旅記》,以江南水鄉和皖南村落為題材,融合了寫實與寫意的雙重手法,展現出地域文化的詩意之美。《黃山煙云》則全景式構圖,展現黃山煙云多變,墨色由淺入深,山石肌理干濕結合、皴擦點染,云霧則以淡墨暈染留白,形成虛實相生的意境,仿佛能讓人親眼目睹黃山煙云的瞬息萬變,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饵S山煙云》《山雨欲來》《江南臥游圖》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除了山水,葉顯明先生筆下的花鳥也栩栩如生,充滿生機。尤其是他的水墨畫蝦,更別具一格。他學習齊白石和近代名家法則,注重觀察蝦的生活習性和動態。他在庭院桂花樹下和案頭常養蝦等,觀察其跳動瞬間及各種姿態變化,此外,他還經常到蝦市場觀察蝦。在創作中,他將全身之力送于臂腕,聚于筆端,輕重、提按、頓挫,其線條既柔中帶剛,又極具彈性。他常說:畫蝦要重點解決好質感和動感問題。他筆下的蝦形態各異,靈動可嘉,大有呼之欲出之感,名家稱贊葉顯明“蝦畫活了”。他的《五龍圖》《群蝦會聚》《春風蕩漾》《歲月靜好》《六順圖》等代表作,氣韻生動,質感、動感得到了完美的表現,展現了大氣磅礴的新畫卷,為蝦畫題材奉獻了時代背景下的扛鼎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葉顯明的蝦畫常畫“半只蝦”,意在營造想象空間。他的蝦畫常傳達出一種和諧美好的意境,蝦的姿態各異卻又相互協調,似在歡快游動,傳遞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以及萬物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他將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哲思融入到作品中,使蝦畫不再僅僅是對蝦的形態描繪,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表達。葉顯明水墨畫蝦繼承傳統,通過技法創新與題材拓展,賦予蝦畫新的時代內涵。其作品既保留了傳統水墨的寫意精華,又融入個人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成為當代水墨畫藝術重要代表之一。
葉顯明繪畫作品《六順圖》《幽谷生蘭蕙》
葉顯明為當代書畫名家,他的墨蘭圖融合了傳統文人畫的筆墨精髓與個人藝術哲思,承襲了宋元“四君子”題材的高潔氣韻,通過技法與經營賦予蘭新的生命力。葉顯明墨蘭創作根植于傳統文人畫體系,受宋元名家影響,如南宋趙孟堅“墨蘭”技法,宋末鄭思肖“無根蘭”的隱喻手法,啟發了葉顯明對蘭蕙精神內核的提煉。他的作品通過疏密、藏露及干濕濃淡枯等手法,傳遞出超脫物象的氣節。葉顯明的墨蘭圖被名家譽為“無聲的詩”,作品被眾多機構收藏,體現了文人畫精神在當下的延續與創新,是傳統文人畫與現代藝術語境的對話載體,延續了“四君子”的高潔傳統文化,以渾厚生動的筆墨語言重構了蘭的藝術生命力,作品不僅是技法的凝練,更是一部守正創新的精神史詩。
詩意人生,詩詞歌賦寄情思
葉顯明對詩詞也情有獨鐘。他認為詩詞是書畫人不可或缺的資糧,對書畫作品的升華作用非同一般。他現有詩詞作品千余首,長詩有《吟黃山》《祭父文》等。他的詩詞作品題材廣泛,意境深遠,富有哲思。如“一生弄墨守清貧,斯命維新探氣神。翰墨流年終不悔,唯留方寸見其真?!薄皦m客亥冬臨寧國,布衣翰墨效諸君。南山擷豆情牽遠,濁酒傾杯意入云。”描繪出寧靜而美好的心境,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飽含著他真摯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如“一然閑弄筆,水墨寫芝蘭。提按通玄理,清芬伴我歡。”“萬卷青編消永晝,一船墨韻送流年。平生劬力無圖意,欲寄吾心啟后賢?!痹娫~是他表達內心的另一種方式,是他與外界溝通的紐帶。他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多彩的生活畫卷,讓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他的喜怒哀樂,也表達出他的寄托。他還常在書畫作品上賦詩句,以豐富作品內涵。
葉顯明作品曾刊載于《人民日報》《央視頻》《人民美術》《中國美術年鑒》《美術中國》《中華詩詞庫.甲午卷》《百度百科》《書畫辭?!返缺姸嗫锘蚱脚_,并多次展出,作品被眾多單位和個人收藏,足見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認可度。2019年4月《人民日報》全媒體報道《梅花香自苦寒來——記當代詩人、書畫藝術家葉顯明》,2020年5月,央視原書畫評論家田繼學對其作品撰文《春風化雨作翰墨、曲徑通幽為詩情——記著名書畫家葉顯明》,2020年12月,書畫評論家史峰先生撰文《鐵點銀鉤書翰墨、雅俗共賞繪丹青--讀當代書畫家葉顯明作品之述》,2025年4月《人民日報》全媒體再作報道《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記當代書畫家葉顯明先生》,對其作品和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葉顯明現為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楹聯學會書法工委會委員、香港特區美協會員,黃山山水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安徽孟子書畫院畫家、宣城敬亭山詩詞學會、子曰詩社社員等,這是對他的高度認可?!爸挥衅瘘c,沒有終點,書畫人永遠在路上”,“作品是書畫人立身之本”。這是葉顯明常說的話。他認為,詩書畫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耙划嬚摗薄巴鈳熢旎?、中得心源”是他的核心藝術觀,他一生的堅持和熱愛,在詩書畫的領域不斷探究,收獲了技法的精進和內心的滿足。他持之以恒的態度,將詩書畫融入生活,成為他最寶貴的精神資糧。
愿老兵葉顯明先生在詩書畫領域,用筆墨書寫人生,用色彩繪就夢想,用詩詞抒發情操,在持之以恒的追求中,享受無盡的美好,樂在其中,出更多佳作奉獻時代。
(文/夏維亮/2025年春于黃山軒云閣)
(作者夏維亮,系黃山山水國畫研究院院長,上海文史館館員、安徽省美協會員等。)
藝術家簡歷
葉顯明,1955年出生于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字曉昌、一然、乙未子;號愚人、塵客、蝦道人、拙夫子、大工山老民;齋號愚人堂、寒香軒、南山書舍、梅香居等?,F為黃山山水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一級美術師。平生著力探究詩詞書畫。主攻國畫山水、蝦、蘭、竹,善行草。作品頗有卓見。
作品欣賞
葉顯明蝦《春風蕩漾》69x34.5cm 2023年
葉顯明蝦《今日小滿》69x34.5cm 2023年
葉顯明蝦《六順圖》69x34cm 2022年
葉顯明蝦《事事如意》60x200cm 2024年
葉顯明蝦葡萄《歲月靜好》2025年
葉顯明蝦《蝦小品》直徑33cm 2021年
葉顯明蝦《五龍圖》畫芯69x50cm 2022年
葉顯明山水畫《山雨欲來》68x34cm 2024年
葉顯明山水《江南行游記》139x69cm 2020 年
葉顯明山水四條屏4《寒山雪色》100x35cm 2022年
葉顯明山水畫二幅2024年
葉顯明山水畫四幅 2024年
葉顯明山水《黃山煙云》68x138cm 2022年
葉顯明山水《一船書畫了吾心》68x139cm 2023年
葉顯明山水畫《臨15山水扇面》26x58cm 2024年
葉顯明山水畫《山水扇面宛陵》26x58cm 2024年
葉顯明《菊花》直徑33cm
葉顯明山水《方塘一角》2024年
葉顯明桃《三壽圖》46x34cm 2023年
葉顯明國畫蘭《幽谷生蘭蕙》68x34cm 2025年
葉顯明國畫蘭《吾本在深山》48x45cm 2025年
葉顯明墨蘭《孔子云》2025年
葉顯明草書《觀滄海》70x160cm 2025年
葉顯明草書《陋室銘》70x216cm 2025年
葉顯明草書《沁園春雪》70x220cm 2025年
文章轉自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