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公布了《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
從重點服務領域開放、產業創新發展等維度,明確多項重大任務安排。
包括在電信,醫療,金融,商貿文旅,交通運輸等領域,指定了若干城市作為戰略試點,優先啟動國家的決策部署,成為帶動全國服務業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的樣板。
其中,有14條方案明確指定將由重慶作為試點城市。
14條中,有8條是單獨明確由重慶作為國家試點城市去執行。
在推進金融領城國際合作領域
支持將重慶納入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范圍,加大對跨國公司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支持力度,推進跨境支付互聯互通,支持服務業對外開放。
支持開展跨境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
支持重慶在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項下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建立與新方金融機構協同聯動、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搭建跨境征信服務平臺;支持探索新加坡健康保險公司參與開展健康保險服務。
在重慶設立陸海新通道基金,支持重慶設立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中心。
在電信服務及相關數字產業開放發展領域
研究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支持重慶西部數據交易中心發揮特色優勢、因地制宜開展促進數據要素開發利用的相關探索,探索建設中新數據海外倉、國際數據中心等服務機構(不含禁止外商投資領域),開展數據過境中轉和離岸數據加工服務等服務。
在提高醫療康養領城對外開放和服務保障水平領域
擴大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試點清單物品范圍,建立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白名單”用于生物醫藥研發、質檢、品控。支持在重慶新增生物安全防護三級(P3)實驗室。
在強化法治保障與有序開展涉外法律業務領域
支持境外仲裁機構在特定區域內與當地仲裁機構合作,開展涉境外仲裁業務。(天津、上海、海南、重慶)
允許香港仲裁機構在當地設立業務機構,開展相關涉外仲裁業務。(天津、上海、海南、重慶)
在推動境內外管理規范相通相容領域
支持開展西部陸海新通道信息互聯互通改革試點,合規推進區域、行業、部門數據共享整合,促進貿易、物流標準轉換。
開展深化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天津、上海、重慶、海南)
在統籌推進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工作領域
高標準實施《服務貿易國內規制參考文件》,率先試行《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推廣相關實施標準,支持按程序推動出臺專項支持政策。
好了,重點來了,國家這么做,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對重慶又意味著什么?
本質上,這是中央對重慶戰略地位的重新定義,也是對西部大開發與內陸開放全局的深度考量。
重慶之所以再次被委以重任,我分析離不開3點因素:
首先基于重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點”這一基因。
西部大開發戰略支點是去年總書記所強調的重慶城市定位。
如今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心、中歐班列首創地,重慶已是連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樞紐。
其次,重慶具備內陸對外開放的“立體樞紐”優勢
重慶是全國唯一擁有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
這種“鐵公水空”四位一體的物流網絡,讓重慶成為國際供應鏈重組中的關鍵節點。國家正在重慶破解內陸開放難題。
其三,建立產業升級樣本
重慶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是全球最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中國最大汽車產業集群之一。
“制造業底盤+服務業新動能”的格局,正是國家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絕佳樣本。金融科技、數據跨境等新政策又將直接催化這一進程。
隨著這一擴大開放方案的實施,可以肉眼可見,會有更多國際資本、人才、數據將在重慶集散。
中西部唯一的國家級重要中心城市,西部對外開放門戶,科技創新中心等等國家定位顯然都不是空有其表;
而此時的重慶,又在嘗試著成為內陸版“離岸金融中心”。
國家給重慶的14條政策,8條專項,都是讓重慶代表國家在新的全球化環境下,進行“戰略卡位”。
重慶將從一個西部之城正式走向國際舞臺。
往期精選回顧
聲明
1.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是本公眾號運營者的個人觀點、分析與判斷,我務求客觀真實,但無法涵蓋所有信息,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指導
2.內容如有侵權或失實的表述,請聯系我,將會依法核實并處理
3.如仍有疑問,歡迎后臺留言單獨咨詢
4.本文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
5.所贈禮品為指定型號和顏色,最終解釋權歸大衛聊重慶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