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無憂渡》劇宣活動中導演林玉芬說到這個無憂渡的結局,說會是一個讓人心疼的結局。大家都表示很擔心會be,那么,是不是真的這樣呢?從目前來看,捉妖師久宣夜的身份真相就要出來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捉妖師最后竟然發現自己是大大的妖怪,這是什么感覺啊???確實很讓人心疼,特別是在《無憂渡》預告中看到,宣夜回到廣平城變成大妖熊被鎖在籠子里,人人喊打喊殺。
確實很讓人心疼。當然,結局也不是絕對的Be,據說,愛他的半夏,為了救他,用自己獻祭,變成了宣夜的伴生妖,當然,目前看她母親唐如云也是妖,半夏就是半妖。所以變成宣夜的伴生妖,也算是在一起了。
這名字都起得那么神。果然是被人稱為“古偶真神”的林玉芬。作品是融合了聊齋風格加上不少古詩詞詩文的感覺,聊齋就不說了,都是鬼怪妖魔的人間故事,至于詩文古風,例如第一單元《嫁衣鵠吟》中,人面鵠這一妖怪的設定尤其驚悚,令人為之一震。這讓人想起了《口技》和《山海經》。
《口技》是清代文學家林嗣環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種不同的聲響,逼真地摹擬出一組有節奏、有連續性的生活場景,表現了三個場面:一家四口人由夢而醒,由醒而夢,火起后眾人的慌亂惶恐。全文語言簡練細膩,形象傳神,結構層深迭進,呼應有方,生動地表現了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害人的妖名為“人面鵠”,它出自《山海經》,體貌非同尋常:“人臉獸身,蜼身犬尾,身形如鵠”。她擅長變化,喜愛吃人的喉嚨,每吃了一個人,便擁有了對方的聲音。
這部劇還涉及到了“伴生妖”的概念。比如,人面鸮的伴生妖是音鰻,視力不佳,喜歡美妙的聲音。伴生妖有個特質,極度忠誠。
這其實也暗示了結局,如果要安排捉妖師最后成了妖,那么也是一個好妖,那么,他還會有伴生妖,遲雪暫時是他身邊的伴生妖,但是后來為了救他擋了刀,死了以后,半夏應該就成為他的伴生妖了。
目前23,24集講的醍醐海市,入畫以后的世界更是讓人驚艷。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小時候看這文章就像看鬼故事,也像夢游。
這妖畫的世界,何嘗不是人的一種理想。甚至人間都沒這么美好。
妖也有自己的理想的。他一直在地下城,偶然機會發現廣平城是那么美好,他想把一切美好都留在身邊,于是把廣平城的美好全部都入畫,又因為不夠栩栩如生,于是真人入畫。
來看看醍醐海市真正的大老板蜃妖所言所感。
他說,茫茫紅塵,世人皆苦,人乃肉體凡胎,不過匆匆百年,如白駒過隙,剎那瞬間罷了。而即便有這瞬間,也不能安然享樂,既要尋食果腹,又要縫衣遮體,歷七情六欲之難,受生老病死之苦,更有恨憎別離,山洪野火,刀兵戰亂,貧富相壓,而在我的畫里,此生僅有此日,晝夜循回往復,人人可得永生,喜樂永在,悲苦不存,生無所恐,死無所懼。往事如幻,未來永期,難道這不是真正的大解脫?大自在嗎?
蜃妖執念化廣平,畫中人心向真實,伏筆埋得夠深啊!
難道沒人發現這一段寫得很到位啊。精髓精髓,真是升華了。但是人呢,好的東西,他非要說,不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