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步入四五十歲,恰似行至旅途中途,看過繁花盛景,也遇過風雨迷障。曾經追逐的熱鬧漸漸歸于寂靜,世味漸濃中才懂得:做人,貴在干凈;待人,貴在善良,這八字箴言,正是余生最該堅守的底色。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干凈,從不是表面的一塵不染,而是內心的澄澈坦然。年少時總愛追逐鋒芒,以為人脈廣、場面大便是成功,待到中年才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純粹有多難得。昔日情同手足的朋友,或許在世事變遷中漸行漸遠,甚至露出各自為己的冷漠;家庭里的瑣碎牽絆,也可能讓付出的真心被誤解、被忽視。可即便如此,“問心無愧”四字,仍是對抗世事紛擾的定盤星。就像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通透,守住內心的原則,不卑不亢,寧可清貧也不違心,方能在喧囂中站穩腳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到中年,見過太多“嘴甜心冷”的虛偽,遇過“表面熱絡”的自私,反倒越發懷念年輕時那份“清水出芙蓉”的真。有人說世風日下,可干凈的人,從不會被外界的渾濁裹挾。他們懂得與不值得的人保持距離,不攀比、不抱怨,正如王維“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般,于獨處中自守芬芳。這樣的人,面對鏡子時,看見的是坦蕩;回望來路時,記下的是磊落。
若說干凈是立身處世的骨,那善良便是待人接物的溫。“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從不是對誰都掏心掏肺的愚鈍,而是“他人落難時,一句安慰、一個微笑”的分寸。中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兵荒馬亂:上有老要贍養,下有小要撫育,肩上的責任重如泰山。正如白居易所言“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誰不是在生活的泥沼里奮力跋涉?這時,一份善意或許比金錢權力更珍貴——幫鄰居提一次菜,給加班的同事遞一杯熱飲,這些細碎的溫暖,恰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默默滋養著人情。
可善良從不是軟弱可欺。真正的善良,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清醒,是保有自尊前提下的溫暖。就像蘇軾,一生屢遭貶謫卻始終“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既不向權貴諂媚,也不對弱者冷漠。這份善良,是歷經風雨后的沉淀,是看過人性復雜后依然選擇的光明。
“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人這一生,不過是從喧囂走向沉靜,從追逐外物到回歸內心。名利終會褪去,唯有干凈的人格、善良的品性,能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般,在時光中愈發璀璨。
往后余生,愿我們都能守好這份干凈:不與虛偽為伍,不與卑劣同行,夜夜安睡無愧疚;懷好這份善良:在清醒中溫暖,在分寸中慈悲,步步前行有力量。畢竟,“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從容,從來都屬于那些帶著初心、堅守本真的人。
讀者朋友們,對此,你有著怎樣獨特的觀點與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