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也要更穩!
作者:一然
編輯:大鵬
風品:陳晨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放眼2025年車市,智能化、電動化轉型浪潮翻滾、不可阻擋。乘著行業紅利,瑞立科密也迎來資本市場的關鍵一躍。4月18日深交所網站消息,其IPO發行獲通過。
實際上,瑞立科密不算上市“新兵”,其曾在新三板掛牌(2018年摘牌),2021年與中信證券簽署輔導協議,2023年12月遞交招股書。據網易清流工作室,在2021年輔導上市前后該企曾為完善業務布局、解決同業競爭及關聯交易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以近10億對價相繼收購了控股股東瑞立集團旗下4家公司,估值繼而實現數倍增長。
可謂付出巨大努力,為此番過會打下了基礎。不過細觀,關聯交易的復雜性、業績的不穩定、募資用途合理性等仍有追問。能否最終如愿呢?
1
主業集中依賴
關聯交易面面觀
2001年成立以來,瑞立科密一直專注機動車主動安全系統及相關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業務涵蓋機動車主動安全系統、鋁合金精密壓鑄件以及技術服務。
2022年到2024年(報告期內),機動車主動安全系統貢獻了主要收入,分別達到9.64億元、14.22億元和16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比為74.24%、82.37%和82.49%。其中,氣壓電控制動系統表現尤突出,同期收入為5.62億元、8.43億元和8.9億元,占當期收入比43.27%、48.81%和45.89%。
高占比凸顯了行業優勢,也折射了集中依賴隱憂。受下游商用車市場產銷量波動影響,過去三年間氣壓電控制動系統的成套銷售量有所變化。2024年成套均價同比下降5.24%,散件銷量同比下降5%。對此瑞立科密解釋稱,主要由于氣壓ESC和氣壓EBS產品在國內大型商用車市場的推廣,導致銷售價有所下降。
上升到整體業績,穩健性也待提升。2021年至2024年,瑞立科密營收13.83億元、13.26億元、17.6億元和19.77億元,歸母凈利1.98億元、9696.47萬元、2.36億元和2.69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1.4億元、8069.95萬元、2.29億元和2.57億元。
2022年,營收、歸母及扣非后凈利分別同比下降4.19%、47.41%和42.38%。2023年至2024年營收增速32.81%和12.32%,凈利為143.32%和14.07%,2024年增速均有放緩。
更吸睛的是關聯交易,2020年至2023年,瑞立科密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中均出現控股股東瑞立集團身影。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瑞立集團直接持有公司64.1613%的股份,張曉平、池淑萍和張佳睿作為共同實控人,合計控制公司71.5614%的股份。
2020年至2023年,瑞立科密累計向控股股東瑞立集團及其下屬企業銷售金額超10億元,同時累計采購金額超3億元。瑞立集團通過關聯交易形成了大量應收賬款,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推動力量,但這些應收賬款的回收問題引發了市場對公司資金占用的擔憂。
2021年,瑞立科密完成了對瑞立集團旗下揚州勝賽思、武漢科德斯、溫州汽科和溫州立晨的收購,不僅完善了主動安全系統業務的產品序列和產業鏈布局,還成為后續業績的重要來源。以2024年為例,四家子公司營收合計7.9億元,凈利合計4073.15萬元,分別占同期總營利的39.96%和14.82%。
但首輪問詢中,深交所對瑞立科密的重組收購操作提出質疑。盡管2023年后瑞立集團退出前五大客戶名單,可歷史遺留的應收賬款清理仍依賴關聯關系,外界對公司的獨立性、經營公允性、有無利益輸送等存在疑問。
2022-2024年,瑞立科密與關聯方新瑞立的銷售金額為2.72億元、7646.69萬元、3487.81萬元,占營收比20.53%、4.34%、1.76%。據北京商報,為減少關聯交易,公司與新瑞立間對涉及整車廠主動安全系統業務的客戶陸續進行供應商準入切換。2021年至2023年,新瑞立營收36.36億元、33.51億元、28.6億元,凈利-4456.16萬元、-496.49萬元、2426.96萬元。
對此,上市委要求瑞立科密說明上述關聯交易產生背景、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新瑞立營收較大而凈利較小甚至為負原因,關聯交易定價是否公允,是否存通過關聯交易調節公司收入利潤或成本費用的情形;說明報告期內公司與新瑞立間供應商準入切換的進展情況,新瑞立前期開發客戶的成本費用是否得到合理補償,是否存向公司利益傾斜的情形。
2
銷售費連增、境外收入大漲
業績穩健性追問
據財聯社引用的相關數據,過去三年,我國商用車市場銷量波動性較顯著,2022年銷量330.05萬輛,同比下跌31.14%。這與瑞立科密同期的業績波動同頻。
盡管2023年市場有所回暖,商用車年銷量回升至403.10萬輛,可相較2020年的峰值513萬輛仍有不小差距。2024年為387萬輛,同比又降3.9%,增長天花板似乎觸手可及,這無疑為瑞立科密的未來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面對乏力局面,瑞立科密調整戰略,逐步加大境外市場開拓。2022年到2024年,公司境外地區收入實現顯著增長,從6573.86萬元提至3.12億元,占公比從5.06%提升至16.07%。
然這些積極拓展并未完全消除監管層的擔憂。在深交所下發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中,對瑞立科密外銷收入的穩定性及可持續性存在疑慮,并進一步追問公司未來經營業績是否存大幅下滑風險。
對此,瑞立科密回應強調,公司對美國客戶和供應商的銷售、采購占比并不高,不存重大依賴。2024年,公司境內終端客戶營收為14.89億元,毛利4.28億元,占比分別達到76.78%和74.33%,依然是主收入來源。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持有的前五大境外終端客戶在手訂單金額為9131.8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98%。
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界擔憂。可鑒于關稅戰的破朔迷離、國際貿易復雜性,最終業績走勢還需時間檢驗。
比如本次過會審核現場,上市委就要求瑞立科密結合新能源車業發展趨勢、市場競爭格局和公司技術水平等,說明公司未來產品布局,收入能否保持穩定增長;結合當前境內外環境變化、客戶所在地貿易政策、產品可替代性等因素,說明與主要境外客戶合作的穩定性及可持續性,以及上述因素對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
能肯定的是,瑞立科密銷售費投入在加碼,需警惕境外拓展中可能面臨的成本壓力:報告期內銷售費分別為4081.32萬元、6808.69萬元和7905.09萬元。與同業可比公司對比,2022年和2023年,瑞立科密銷售費用率分別達到3.08%和3.87%,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的2.36%和2.22%。
瑞立科密表示,2024年銷售費較2023年有所增長,主要由于部分境外終端客戶銷售收入增加,導致當期銷售服務傭金相應增加。
報告期內,瑞立科密主營業務毛利率為21.66%、29.23%和29.72%,呈穩步提升態勢,成本控制和產品附加值提升取得一定成效。不過,2022年和2023年公司主營產品中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毛利率為9.19%和10.85%,顯著低于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20.52%和19.43%。2024年該產品毛利率為8.62%,同比降超2.2個百分點,而同業可比公司均值未在招股書披露。
對此,瑞立科密解釋稱,主要由于鋁合金壓鑄類汽車零部件種類繁多,各企業產品種類和客戶群體不同,導致產品毛利率存在差異。同時也坦承,同業可比公司生產的壓鑄件產品體積通常大于公司主營產品,而在鋁合金精密壓鑄件領域,產品體積越大,壓鑄難度越高,產品附加值也相對更高。
綜上可見,面對增長乏力、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產品毛利率較低等多重挑戰,瑞立科密通過拓展境外市場和優化銷售策略取得一定成效,但發展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公司需在提升產品附加值、優化成本結構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和監管要求。
3
擴產隱憂、分紅“烏龍”
如何破題,募資用途的精準度、前瞻性十分重要。此番IPO,瑞立科密計劃募資約15.22億元。其中,約8.81億元擬用于建設“瑞立科密大灣區汽車智能電控系統研發智造總部”,其余資金則計劃分別投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通過實施智造總部項目,旨在擴大氣壓電控制動系統產能,進一步鞏固商用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還將加大對液壓電控制動系統的產能建設,優化產品結構,形成多層次的產品布局。
做大做強、擴容信心肉眼可見。考量在于,報告期內氣壓電控制動系統的產能利用率為51.74%、72.77%和75.12%,均未達到飽和狀態。在此背景下,一旦后續市場不達預期,衍生的產能閑置、庫存去化等風險不可不察。
信批嚴謹性上也有待提升處,瑞立科密在2024年12月披露的招股書中對募資補流金額進行了調整,從3.3億元縮至2.5億元。且不同版本的招股書中,對現金分紅的信披也存差異。
如據2023年12月26日披露的第一版招股書,2021年公司曾進行4100萬元的現金分紅,占當期凈利1.99億元的20.57%。當時瑞立科密的控股股東瑞立集團從其全資子公司揚州勝賽思處獲得這筆現金股利。而2024年6月29日披露的第二版招股書中,2021年至2023年均未進行現金分紅,且在后續更新招股書中,2021年現金分紅金額也顯示為0元。
4
新增量故事
打鐵還需自身硬
當然,能夠順利過會,瑞立科密價值實力也不容小覷。其是國內少數具備汽車主動安全系統正向開發能力的企業之一,已構建完整的氣壓/液壓制動、電控/線控制動技術矩陣。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3年,瑞立科密的氣壓電控制動產品(包括ABS)的產量和銷量連續10年位居行業首位;2021年至2023年,公司氣壓電控制動系統產品的市占率保持行業第一。
隨著全球安全法規的日益嚴格,汽車主動安全市場有望迎來高增。中泰證券近期研報顯示,2023年全球汽車主動安全市場規模達到1200億美元,預計2031年將增至213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約7.5%。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行業地位,瑞立科密有望未來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大業績規模。
目前,瑞立科密以電控制動系統為核心業務,并積極拓展商用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領域。公司開發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等產品已經實現批量生產,成功抓住了產業發展新機遇。
同時,瑞立科密還在豐富技術儲備并延伸產品鏈條,逐步拓展至乘用車和摩托車市場。目前,主營產品已覆蓋一汽解放、中國重汽、東風集團、奇瑞、吉利、春風動力、錢江摩托等國內主流整車企業。
而面對國際貿易局勢的復雜多變,瑞立科密認為“在全球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海外汽車電子產品供應鏈風險加大,部分國內整車廠商為保障供應鏈安全在產品性能要求不變的前提下選擇增加國內采購力度,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產汽車電子產品對進口產品的替代進程。在此背景下,公司需抓住進口替代契機,提高市場份額,穩固公司行業競爭地位。”
若從此看,上述大灣區智造總部建設等是有擴容邏輯的,努力做好內外市場、瑞立科密不缺資本感興趣的新增量、新成長故事。
不過,大市場更強競爭。2024年的營利增速放緩、銷售費增加,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內外市場挑戰。疊加往期的關聯交易、應收賬款等背負,目下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局勢,瑞立科密能否抓住進口替代契機、順利實現目標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過會可喜可賀,但也只是一個新開始。無論講透老故事、還是講好新故事,一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
本文為首財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