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發布《城市暗涵整治技術規程》等11項江蘇省地方標準。其中,新修訂《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DB32/T 5083-2025 (以下簡稱《標準》)將于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
作為全國唯一一家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的省份,早在2017年,江蘇就發布了《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這也是國內第一個省級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2023年,根據地方標準管理要求,由江蘇省體育局、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負責《標準》的修訂工作。
新《標準》旨在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完善全省公共體育設施體系,促進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標準》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下達2022年度江蘇省建設系統科技項目和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制修訂項目的通知》的要求,編制組以國家、江蘇省現行相關標準和有關規定為依據,經廣泛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并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本標準。
《標準》共分6章,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分級與配置、選址與布局、設計與建設、運營與管理。和2017年DGJ32 TJ224-2017《標準》相比,本次標準修訂全方位落實上位文件、對接相關標準,落實落細新的要求,對接了包括《“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關于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江蘇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等一系列新的國、省規劃、政策文件,也落實了各條線出臺的諸如《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指南》《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針對城鄉需求不一致的問題和現狀,新修訂版本將原先行政村(社區)級、自然村(居住小區)級進行了差異化指引,將城鄉配置標準進行了區分,在全省公共體育設施分類中分為城市和鄉村兩類,城市公共體育設施分為省級、市級、縣(市、區)級、鎮(街道)級、社區級五級,鄉村公共體育設施分為行政村和自然村兩級,從而分類指引、按需布局。
江蘇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概念。為達成江蘇省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目標,同時能夠與詳細規劃相銜接,本次修訂參考《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 50180-2018、《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TD/T 1062的相關要求,將社區級公共體育設施根據服務半徑和人口規模,設施配置分為15分鐘、10分鐘、5分鐘社區生活圈三個層次,并根據不同服務規模細化每一層次公共體育設施配置內容。
此外,《標準》在公共體育設施選址布局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銜接的相關要求,增加了水上運動、冰雪運動、智能化等方面的相關要求,針對特殊群體體育設施的相關要求。
據了解,本標準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管理,由江蘇省體育局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標準適用于江蘇城鄉公共體育設施的配置、選址、布局、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等。江蘇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標準》的推廣實施是提升全省居民體育健康水平、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將加強政策宣傳與解讀,明確責任主體與任務分工,同時加大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強化規劃引領與標準執行,加強監督評估與反饋機制,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呂翔)
目前15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