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的診療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被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困擾的患者。很多人拿到檢查報告,看到“甲亢”二字,卻對它一知半解,滿心疑惑:這到底是個什么病?又是怎么得上的?今天,就從中醫的角度,和大家嘮嘮這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從現代醫學來看,甲亢是由于甲狀腺腺體本身產生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引起的甲狀腺毒癥,主要表現為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像心慌手抖、多食易饑、體重下降、怕熱多汗、煩躁易怒等都是常見癥狀 。而在中醫理論中,甲亢歸屬于“癭病”“消渴”等范疇,主要涉及肝、心、脾、腎等臟腑。
中醫認為,甲亢的發生,情志因素是重要誘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郁,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極易導致肝氣郁結。肝主疏泄,肝氣郁結則疏泄失常,氣郁化火,肝火上炎,進而影響到心、脾、腎等臟腑功能。比如肝火擾動心神,就會出現煩躁失眠;肝火犯胃,致使胃熱熾盛,出現多食易饑。
體質因素也與甲亢的發病密切相關。素體陰虛之人,體內陰液不足,陰不制陽,虛火內生。當遇到外界誘因時,虛火更易上炎,灼津為痰,痰火互結于頸部,從而引發癭病。此外,飲食失宜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過食辛辣溫熱、肥甘厚膩之物,會損傷脾胃,釀生濕熱,濕熱內蘊,阻礙氣機,郁而化火,也可能誘發甲亢。
另外,水土因素在古代也被認為與甲亢發病有關。某些地區的水質、土壤等環境因素,會影響人體氣血的運行和臟腑功能,導致痰氣瘀阻于頸部,形成癭病。雖然現代生活環境已有很大改善,但不良的生活環境、長期接觸有害物質等,同樣可能對甲狀腺功能產生不良影響。
了解了甲亢的病因,也就為預防和調理指明了方向。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都是維護甲狀腺健康的重要方法。若不幸患上甲亢,也不必驚慌,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調節臟腑功能、平衡陰陽氣血,配合生活方式的調整,定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甲亢,重拾健康。
【名醫檔案】趙莉敏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特聘專家,副主任醫師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特聘專家,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等三甲醫院任職,《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特約編審,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擅長領域:擅長中藥調理結節體質,擅長治療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以及各類多發性結節等;治療各類肺結節,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有顯著的療效。
出診地點:北京勁松中西醫結合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