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上線已有兩個多月,從給騎手買社保和五險一金、高舉免傭政策積累商家,到百億補貼給消費者羊毛,可謂是操作不斷,最近更是直接把 App 圖標改成 “ 點外賣 ” 了。
阿芬在京東外賣上線的第一時間,就在app里領到了優惠券,用比平時低一半的價格,吃上了一份品質外賣。“看到一眾品牌連鎖店,就感覺放心了很多,不愧是親自送過快遞和外賣的東子做出來的產品。”
而曾經在美團眾包做過的騎手樂樂,在看到京東外賣給騎手買五險一金和社保的消息后,選擇了跳槽。“畢竟誰不想有多一份生活的保障呢。”
但京東外賣的“入局”也并不都是好事兒。隨著京東的加入,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深圳的外賣市場也迎來了一場新的變革,仿佛重現了當年網約車行業的補貼大戰。
4月15日,美團面向C端用戶,正式推出“閃購”品牌,并在美團App里置頂展示。同時,在3C、大家電等京東傳統優勢領域,逐漸落地“國補”,在價格上跟京東拉齊,并通過充足的運力快速送達,試圖分享一波“國補”紅利。
曾經,深圳人下樓打車,先看哪個App便宜;現在,深圳人點外賣,開始比較“哪個平臺送得快、哪家現在滿減力度大”。
比如在南山科技園的小橙,如今點外賣都要“貨比三家”。“原本只用提前10分鐘點外賣,現在同一家店要打開三個軟件對比,不同的店在不同的平臺上優惠價格都不一樣,作為辛苦的牛馬,誰愿意多花錢吃一樣的東西呢?”
而這場補貼大戰對于深圳本地的小店、小攤來說,也意味著可能一下子多了很多單,但也可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便利店老板阿良說:“其實我有點害怕,就像當年一些出租車司機在滴滴大戰中被卷進去,開始是賺到紅利,后來卻發現難以抽身。”
深圳作為全國外賣騎手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大、樓層高、寫字樓門禁多,還有無數“最后一公里”藏著的痛點。
如今,京東的加入,我們或許會再次享受到“外賣自由”的快感,也可能再次陷入“比價焦慮”、“平臺依賴”的怪圈。
所以,在深圳的你,有使用過京東外賣嗎?最近點外賣,會在不同平臺上對比價格嗎?你認為京東外賣的“入局”,會對以后的外賣生活有什么影響?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