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江北區鶯花巷幼兒園公開招聘教師,卻因為對應聘者的學歷過高引發社會關注。
在這則招聘啟事中,詳細說明了應聘者的條件和要求,規定報考者必須達到下面三條要求:
1、研究生學歷及相應學位,必須是學前教育或學前教育學專業。
2、取得相應層次以上的教師資格證。
3、取得普通話二級乙等以上證書。
公告一出,輿論嘩然,此前在大家心目中,幼師畢業就能勝任的幼兒園老師,居然直接躍升到研究生學歷。很多人質疑,對3-6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真的需要如此高的學歷才能勝任嗎?
對于大家的質疑,該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回應。表示此次招聘的教師崗位是公招范疇,是有編制的。研究生學歷是當地教育系統招聘教師的統一標準,江北區學前教育崗的硬性要求,并非是幼兒園自主招聘而增設的。
有記者翻了當地的相關資料,發現確實如該幼兒園工作人員所說,其他幾家幼兒園在招聘相同崗位時,也列出了同樣的標準。
別說是直轄市、一線城市的重慶,其實全國不少大城市對于有編制的教師崗,碩士起步已經是基本標準。
除了學校,幾乎全國的三甲醫院,醫學生如果沒有博士學位,也已經很難進入。就連偏服務性工作的護士崗位,也都是碩士打底了。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學歷貶值是必然化的結果。幼兒園雖然受教育的對象層次較低,但對于報考者來說,重要的是編制本身。相比初高中,幼兒園的教學任務輕松,反而更受青睞。
很多時候,公眾思維和招人單位的想法是不同的。很多人是從崗位需要的角度考慮,而用人單位則從選擇人才的成本考慮。在不缺乏應聘者的情況下,更高學歷代表著能力更強,提升學歷門檻自然會降低篩選成本。
與其討論行政事業單位的學歷限制合不合理,不如去思考一下為什么這么多人對考公考編趨之若鶩。
按說體制內的工資水平和企業單位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優勢。但編制內工作的穩定性,五險一金繳納水平、隱形福利卻大大高于企業員工,這才造成了前段事件一家央企收到120萬求職簡歷的夸張事件。
當經濟發展不穩定、預期不佳時,編制成了很多人的避風港,大家自然對編制趨之若鶩。如今研究生去競聘幼兒園的工作,無疑是嚴重的人才浪費,但在社會提供不了更好選擇的情況下,這份帶編制的幼師崗位,必然成為香餑餑。
人才過剩的情況將成為必然,這并不是壞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必然會帶動各個行業的進步,這也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基礎所在。
但在不能給高素質人才提供更多選擇的情況下,卻引導社會為了就業不得不各種內卷。當一群年輕人犧牲了健康和快樂,苦熬10余年,走過一個個獨木橋,最終卻只能成為社會的鋪路石,這次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