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季剛過,粵系龍頭房企之一的華發股份就宣布人事調整。
就在昨天,華發股份發布重磅公告,宣布部分新的經營管理團隊任命:
原常務執行副總裁俞衛國、原執行副總裁張馳、原財務總監羅彬,均以“個人原因”辭職;
張巍、葉寧出任執行副總裁,楊擁軍出任財務總監。
艷姐注意到,俞衛國、張馳、羅彬都是華發股份的“老人”,在華發任職超過7年,而俞衛國在華發更是工作超20年,都見證了華發從珠海走向全國,從默默無聞到躋身行業TOP10。
此次華發股份人事換防,背后有哪些戰略考量?今天艷姐就和大家聊一聊。
01
“78后”高管集體登場
華發股份這一輪的人事變動,艷姐覺得有2個特點:
其一,干部年輕化,張巍出生于1981年、葉寧出生于1979年、楊擁軍出生于1978年,正處于干事創業的黃金年齡;
其二,都有很強的專業背景,具備跨領域經驗。
具體來看:
張巍,1981年10月出生;本科學歷,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
張巍(圖源官微)
張巍在華發體系內供職已超15年。
2004年至2009年,張巍歷任深圳市國際招標公司招標部負責人,錦聯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招采部經理,中航技國際經貿發展有限公司招標部經理。
2009年,張巍加盟華發,歷任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建設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珠海華發城市運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珠海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招采官、珠海市華發公益基金會委員等。
2020年,張巍出任華發股份副總裁;
2022年,張巍又出任維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艷姐注意到,張巍在出任華發集團體系內上市公司維業股份董事長的2022年,維業股份歸母凈利潤555萬,同比下滑超80%。不過此后在張巍的治理下,維業股份的利潤表現逐步修復,連續2年增長,去年歸母凈利潤826萬,2年增長近50%。
另一位執行副總裁葉寧,1979 年 4月出生;本科學歷,畢業于黑龍江大學國際金融專業。
葉寧(圖源官微)
2002年,葉寧進入工行珠海分行,從最基礎崗位做起,儲蓄、出納、會計、聯行、國際業務、個人客戶經理、公司客戶經理等基礎崗位都歷練過,在分行辦公室、國際業務部、公司業務部等做過管理。
2006年,葉寧在工行珠海分行分管投行業務,與華發有了正式的交集。
2010年,受到時任鏵創公司董事長、現華發集團董事長謝偉邀請,葉寧加入華發,出任珠海鏵創助理總經理,這一年葉寧才剛剛30歲出頭;
2011年,葉寧作為負責人負責組建深圳鏵創(現華金資管);
2013年,葉寧被委以重任,參與組建華發集團金融板塊旗下的香港公司,并負責初期的運營工作,打造華發的境外資本運作平臺;
2015年,葉寧擔任華發集團產業投資板塊核心平臺力合股份(現華金資本)的董事、常務副總裁,英飛尼迪資本總裁;
2020年,出任華發投控副總裁、華金資管董事長;
2023年,出任華發股份首席資金官。
艷姐注意到,葉寧曾長期在金融系統工作,進入華發后大部分工作經歷都在金融板塊,經歷過多次從0到1的開拓性工作,像搭建金融板塊香港公司、收購金谷期貨(現華金期貨)等等,具有豐富的跨金融產業與產業投資以及融資經驗。
新任財務總監楊擁軍,1978 年 8 月出生;本科學歷,畢業于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專業。
楊擁軍(圖源官微)
楊擁軍早年間曾在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擔任過項目經理、高級項目經理;
此后,楊擁軍從乙方轉甲方并加入龍湖,歷任重慶公司、西安公司及廣州公司財務負責人,總部產品及模型中心、財務管理中心及地產財務團隊負責人;2017年出任龍湖智創生活CFO;
2023年,楊擁軍加入華發股份,擔任副首席財務官,直至此次履新。
楊擁軍有超過20年的財務管理經驗,豐富的財務經驗也將進一步強化華發資金鏈管理,更好應對未來行業挑戰。
艷姐注意到,此次申請辭任的俞衛國出生于1966年、張馳出生于1965年、羅彬出生于1973年,在快要退休的年紀將崗位讓出來,給更多優秀的年輕管理層更大的空間,也算是給華發股份補充更多的新鮮血液。
02
千億華發的韌性
一次性調整2位執行副總裁,1位財務總監,華發股份的這次人事變陣的動作還是蠻大的。
實際上早在今年初,華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華發投控董事長謝偉升任華發集團董事長后,坊間就猜測華發體系內公司會陸續迎來一波人事調整。
所以,華發股份的這一波人事調整或許只是前菜。
艷姐覺得,如果站在更高的維度看這次人事變動,有一個關鍵詞:
世界500強。
早在2022年時,華發集團就提出要沖擊世界500強。
艷姐看了下,去年《財富》世界500強的營收門檻是321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2300億,2024年華發集團營收1740.67億,差距不小。
圖源華發集團官微
這幾年,為支持華發集團沖擊世界500強,珠海啟動了多輪國企整合,先后將珠海九洲控股集團、格力地產等無償劃轉給華發集團。但真正能支撐起華發集團規模重任的,還得看華發股份。
官網信息顯示,目前華發集團旗下有7家上市公司,去年華發股份營收約600億,集團占比34%,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
從行業維度看,去年華發股份操盤銷售額1036.9億,位列TOP9,首次行業前十,連續5年躋身千億陣營。
不過,2024年華發股份在利潤、投拓、產品端仍有一定挑戰。
但進入到2025年,華發股份像換了個人一樣蒙面狂奔,并取得不俗業績。
克而瑞數據,前3個月,華發股份操盤銷售額穩步提升至291.9億,行業位次進階到第7。
如今的行業大背景下,這個成績并不容易。一方面得益于華發股份重倉一二線的投拓戰略;一方面是發力“華發科技+新一代好房子”的產品戰略。
進入到4月份,“華發科技+新一代好房子”再次爆發出強大的勢能。
前幾天,位于珠海的華發·珠海灣首開,這是珠海首個“四化”(智慧化、綠色化、安全化、舒適化)新型住宅。
艷姐看了下,產品相當有特色:
極致空間利用率,全贈送3×3㎡空中露臺,使用率超100%;
魔法空間革命,通過模塊化設計,收納空間提升約40%;
智慧生活場景突破想象,全球首個無人機配送社區,入戶停機坪實現快遞“從天而降”。
華發·珠海灣無人機配送示意
當然,最后的表現也相當夸張,據說售樓部早早就排起長隊,下午6點就已到訪超1200臺汽車,第二天凌晨2點才結束最后一個客戶的辦理;首開279套房源日光,銷售額超8億,成為珠海近3年來首次再現開盤排隊現象的樓盤。珠海樓市的止跌回穩,看來還得看華發了。
華發·珠海灣營銷中心
行業深度調整,產品力已經成為跑贏市場的關鍵。華發股份的產品力也早已進化到next level,樓市下半場,華發股份或許會展現出更大的韌性。
結語
對于首次躋身行業TOP10的華發股份而言,隨著新一輪的人事變動,未來又會走向何方,我們也拭目以待。
當然,在全力沖擊世界500強的背景下,以及年初謝偉到任華發集團董事長,華發體系的下一輪變陣,還會遠嗎?
主編:張艷
責編:eric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不為商業用途,如果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我們建立了“地產人言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