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5年第2期發布了《老年前列腺癌臨床診治專家共識(2024版)》(以下簡稱“《共識》”)。《共識》將年齡≥65歲的患者定義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首次系統整合老年評估與前列腺癌治療路徑,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
《共識》強調,治療決策應基于患者健康狀況而非實際年齡,推薦采用老年綜合評估(CGA),通過G8篩查工具初步判定,得分≤14分者需進一步CGA評估,將患者分為體健、體弱、衰弱三類。體健患者可接受標準治療;體弱患者經干預改善后考慮標準治療;衰弱患者則需調整方案或轉向對癥支持。對于基層單位,建議以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評分簡化評估。
針對局限性前列腺癌,《共識》提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無硬性年齡上限,但中/低危患者預期壽命需>10年,高危患者需>5年。機器人手術可減少高齡患者術后并發癥。合并癥多的高齡患者慎選放療,中高危患者推薦放療聯合雄激素剝奪治療(ADT),但ADT時機與療程仍需個體化權衡。預期壽命>10年的低危患者可主動監測;局灶治療適用于低危及部分中危患者,但需長期隨訪驗證療效。
針對晚期患者,《共識》認為去勢敏感性癌以ADT為基礎,聯合新型內分泌藥物或多西他賽可延長生存,但需結合患者體能狀態;低轉移負荷者推薦聯合前列腺局部放療。針對去勢抵抗性癌,體健患者可選化療;體弱患者建議優選新型內分泌治療藥物;衰弱者可使用新型內分泌治療藥物治療以及對癥治療。
鑒于長期ADT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認知障礙、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共識》建議治療前評估基線風險,定期監測骨密度、認知功能,并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