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若論港股市場中成交最冷清的銀行股,威海銀行無疑名列前茅。作為一家港股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威海銀行在2024年的日均成交額僅約0.75萬港元,全年總成交額甚至未達200萬港元,長期換手率接近于零,在所有已上市的城商行中持續墊底。
盡管于2月26日正式更名為“威海銀行”,并同步啟用了全新的英文標識“WEIHAIBANK”,試圖通過品牌升級帶來新氣象,但市場并未對此買賬。更名后的兩個月內(截至4月24日),該行僅有兩個交易日的成交額突破1萬港元,其余交易日仍陷于“假死”狀態,股價長期徘徊在2.96港元附近,幾乎沒有波動。
從財務數據看,2024年威海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3.16億元,同比增長6.64%;凈利潤達21.98億元,同比增長3.38%;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為19.92億元,同比增長2.99%。不過,其核心收入中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僅為5.74億元,較去年減少0.58億元,同比下降9.21%,顯示在非息收入方面仍面臨較大壓力。與此同時,該行報告期內資產減值損失為45.72億元,較2023年增長0.78億元,反映出隨著業務擴張,貸款及墊款的風險撥備計提也相應增加。
資產質量是檢驗銀行經營成色的試金石。截至報告期末,威海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23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至1.41%,但是不良貸款規模從27.6億上升到了29.6億,其中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率約5.18%,較2023年末的約3.50%增加約1.68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則出現“雙升”,規模從 43.5億增加至57.75億,占比從 2.29%升高至 2.74%。與此同時,按地區劃分,威海市本地的不良貸款率翻倍,從23年0.38%增至24年的0.83%。意味著本地市場資產風險正在累積。
另外,威海銀行2024年的撥備覆蓋率僅雖然相比上年末的154.08%有所提高,但仍逼近150%的監管紅線。
雖然威海銀行的財務指標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高管的薪酬卻出現上漲。年報顯示,截至24年末,威海銀行高級管理層以及對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上的員工共803人。報告期內,本行高級管理層以及對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上的員工固定薪酬為10,070萬元,考核前標準可變薪酬為22,297萬元,考核后實際可變薪酬為16,647萬元,平均薪酬20.73萬元,其中延期支付為8,061萬元。
而在2023年,威海銀行高級管理層以及對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上的員工共774人,考核后實際可變薪酬為14,974萬元,其中延期支付為7,964萬元,平均薪酬19.3萬元。不僅如此,23年威海銀行還薪酬追索扣回了27.28萬元。
內控方面,威海銀行近一年罰單不斷。2024年12月14日,威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濱州分行因違反賬戶管理規定被中國人民銀行濱州市分行罰款40萬元。
2024年8月6日,威海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因貸款管理不審慎,信貸資金被挪用,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罰款30萬元,時任威海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營業部總經理吳振環也受到警告處罰。
成交量低迷、資產質量承壓、薪酬激勵與業績不匹配,以及內控問題頻現,都在提醒威海銀行——僅靠表面“煥新”無法真正提振市場活力。若想真正實現價值重估,威海銀行還需在公司治理、業務結構優化及風控能力等多個維度進行系統性改革,以贏得市場與投資者的真正認可。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